今年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全市3000多位大中专毕业生面临就业大考。“就业难不仅集中表现在今年,早在几年前就业难的问题就凸显了出来。”市劳动保障就业中心主任杨桂明介绍。基于此,我市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围绕着就业问题,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比如每个月28日定期举行的大型招聘会,旨在为更多的大中专毕业生等求职者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据了解,仅这个平台,一年能为就业者提供10000多个岗位。
按理说,在福鼎大中专毕业生找份工作并不是太大问题。事实上,就业者为找不着工作而发愁,用人单位却为找不到员工而焦急。
大学毕业多年的王小姐,今年春季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她将成为一名狱警。问及为何考公务员,王小姐告诉记者,虽然工资不及“白领”,但感觉比较有保障,并且比较体面。
据了解,想考“入编”不止王小姐一个,大约九成以上的大中专毕业生有此意愿。而记者从市公务员局了解到,每年提供的招考岗位只有几百个,也就说大多数人需要在求职路上经历风雨。
进不了公务员队伍,也可以选择到企业就职。但企业真正符合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并不多。据了解,企业提供的岗位九成以上是“普工”。这对于读了十多年书的大学生来说,放不下身价。他们宁愿少赚一点钱,选择较为轻松的二、三产业就业,也不愿到劳动密集型企业当工人,这样直接导致招工难。再者企业主需要招收一些有经验的工人,对于毫无工作经验的大中专毕业生来说,通常开出相对较低的工资,这又令许多大中专毕业生不愿到企业就职。
除了工资待遇、就业观念,交通不便、业余生活单调也是导致企业招工难的重要原因。这些因素揉合在一起,也就出现了一边大学生为找不着工作而焦急,一边用人单位找不到员工而发愁的现状。 □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