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 > 福鼎新闻
投稿

闽东新村建设的“领头雁”

2013-04-28 14:58:29 来源:福鼎新闻网 作者:曹胜弟 点击图片浏览下一页

 tpT福鼎新闻网|今日福鼎|福鼎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近日,省委、省政府举行全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我市硖门畲族乡柏洋党委书记王周齐同志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
王周齐带领广大党员群众,立足村情,团结拼搏,呕心沥血,谋求发展,践行“五心”(办事有公心、工作有信心、发展有恒心、为民有爱心、团结有诚心)工作机制,用思想大解放引领发展大提速,使一个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村财负债43万元,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变成闻名遐迩的明星村。2012年,柏洋村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4.7亿元,村财总收入5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850元。村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等。“五心”工作机制得到莅临该村调研的习近平同志的肯定,成为省、市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面旗帜他也荣获“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模范带头人”、“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等各种荣誉,受邀晋京参加国庆60周年庆典观礼。
减债富村的“顶梁柱”。
20年前的柏洋村,是出了名的贫穷村,要说远,25个自然村分散各处山头,走上一趟村部,没个半天到不了;要论穷,村财政不仅一分没有,而且还欠着43万元债务;要讲苦,家家竹木房、顿顿难揭锅,村组织涣散,干群关系紧张1994年,生意做的风生水起的王周齐,接受了群众的信任、组织的重托,毅然放弃经营多年的生意,回村挑起党支部书记的担子。面对一大堆困难,他静下心来反复思索、研究,理清思路,先烧“三把火”:一是把减债、清债作为第一个突破点,将原有的茶果厂场等连年亏损的村办企业转让经营或租赁承包,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并为村提供了一笔启动资金;二是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第二个突破点,念活“山海经”,引导山区群众种植经济效益高的东魁杨梅、中药材、优质蔬菜等,沿海滩涂养殖弹涂鱼。经过几年持续努力,种养业有了很大发展,成了村民收入重要来源;三是把工业强村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三个突破点,创办了占地300亩的柏洋工业小区。目前,柏洋工业小区共有6家企业落户,年创产值14.4亿元,其中有三家企业被评为福鼎市“功勋企业”,一家企业的产品被评为省名牌产品。全村有5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转岗就业,促进了农民的三大转变(即农民变工人、农民变商人、农民变股东)。
回忆当年艰苦岁月,老王感慨万千。当年,为还掉村里43万元的债务,他毅然把多年生意上积攒的10万元无息借给村里做周转资金,带领村干部三年不领乡村两级的补贴。为增加村财,先后投资或引进农副产品加工厂、杨梅酒酿造厂、竹筷厂、摩托车配件厂、服装厂。为节省村开支,自己出钱,自己老伴做义务炊事员,近一年时间为民工办伙食。到浙江联系业务跑市场,几个人住破旧小旅社,为省2元钱车费,自己提着沉重的设备走3公里路,疲惫交加,摔倒在路上,受伤住院,到现在腰椎骨头的旧伤还时有发作。一桩桩,一件件,当年的艰辛创业的历程,不服输、不认命的劲头,成为柏洋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新村建设的“设计师”。
柏洋村原有大小自然村25个,70%以上的村民分散居住在条件落后、环境恶劣的偏辟山区。2002年以来,抢抓福宁高速公路、福温铁路建设机遇,实施造福工程。为了做通群众思想工作,让山里的群众同意搬出老家到新地方,挨家挨户做工作,曾在一个月里开了21场群众会议。他立足实际,分类分步实施,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双重倾斜照顾,免费划拨宅基地,补助建房启动资金,对搬迁户子女入学、小额信贷、扶贫资金等优惠照顾。大力引导造福工程搬迁户发展商贸业、旅游业、餐饮业等多种行业。十多年间,不断筹措资金,陆续完成了造福工程新村水、电、路、电话、电视“五通”,建设了新村卫生所、学校、文化中心、农民公园等。如今,柏洋村自然村减少到5个,原来的一片弃渣地发展成近3000多人口的中心村,宽阔整洁的水泥街道两旁连体别墅楼群鳞次栉比,花园式的学校、村委办公综合楼、民族风情公寓,基础设施完善的居住环境,绿荫掩映的农民休闲公园,与村民秩序井然的生产、生活景象共同构成了一幅亮丽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面貌,从而也遂了王周齐多年来的心愿。王周齐将它取名“永和新村”,寓意为畲汉两族人民永远团结、友好、和睦、繁荣。
群众冷暖的“贴心人”。
经济发展了,村财增加了,要造福群众,让群众享受发展的成果,这是老王一贯的理念。在他的主导下,柏洋村为村民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好事。在国家规定的惠农政策基础上,村里另外出台优惠措施,由村集体出资,承担了所有村民的“新农合”、“新农保”费用, 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每月200元的生活补贴。设立柏洋村党员帮扶基金会、教育帮扶基金会,为60岁以上党员每月发放200元的生活补贴,帮助困难群众、困难学生解决生产生活就学等方面困难。投资150多万元,兴建930平方米的孤寡老人安置点和1800平方米的老人和谐公寓,对全村26户41位低保对象及孤寡老人进行集中安置,并为每户配置家具厨具及日常生活用品。多方努力,组建福鼎市柏洋惠民担保有限公司,专为“三农”小企业和农户提供贷款担保,村里300多户农户通过担保贷款5000多万元,为群众解了发展生产资金短缺之急。一系列的普惠措施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更好地营造了和谐的氛围。
美丽柏洋的“追梦者”
20年的艰苦奋斗,柏洋成功变身,摆脱了贫穷落后的今天,老王又在想什么呢?当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他时,他说 “村里土地、资源、市场都有限,不可能再引进企业。工业化的路子走完了,我想接下来该走第三产业的路子。我想办些大酒店、大超市、大市场,将来专门为村子周边的核电站、旅游区提供服务。不光为了我们村,也让周边更多的村民和我们一起改变,变商人、变创业者、变得更有梦想!”。年近六旬的老王始终保持一颗激情向上的心,始终在不懈的追求他的“柏洋梦”,下步计划已经成竹在胸:继续加快建设和完善柏洋造福工程、农村商住楼、客运站、物流中心、百货超市、农贸市场、孝文化主题公园、书画院、柏洋会场(含文化中心)、廉政教育基地、卫生所、幼儿园、农民休闲广场、四星级柏洋大酒店等设施。规范提升600亩东魁杨梅基地、800亩弹涂鱼养殖基地和1500亩无公害茶园基地;不断完善工业小区基础设施。力争到“十二五”规划末,全面实现“三三一”工程,即“工农业生产总值达3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万元,村财收入1000万元”。同时,建设山上生态农业观光区,山下工业企业集中区,公路沿线优美住宅区,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环境,突出产业发展,体现文化内涵,更加和谐富裕的美丽柏洋!   曹胜弟
文章来源:福鼎新闻网 责任编辑: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福鼎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和程序等作品,版权均属福鼎新闻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新闻热线:0593-7856234 技术服务:0593-7998976 网上投稿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福鼎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2008-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