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顺号 文图
初春的阳光暖洋洋。日前,记者开车行过一片茶园和鱼塘,进入了福鼎市白琳镇翁江村,来到一户没有院墙的农家门前。
61岁的男主人梁世静见到有人来访有些激动,大病初愈的他拄着拐杖,步履蹒跚。“现在能活着,感觉就像做梦一样。去年因为担心还不上医疗费,我曾经放弃治疗回家等死,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我成为福鼎市新农合大病保障政策的第一批受益者,是城乡居民社保全覆盖救了我,让我有了重新站立起来的底气与勇气。”
“现在不但城里人生活有保障了,就连我们农村人再也不是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看天吃饭,也都有保障了。” 梁世静感慨地说,“我手里的这张卡不仅可以看病报销、领取养老金,而且还可用以小额现金支付、转账、缴费等业务,方便快捷。”
2012年11月,梁世静突发脑出血,在福鼎市医院住院治疗,因颅脑手术后神志不清把家人急坏了。今年1月,梁世静转至省立医院治疗,这住院一住就是近3个月,共花去医疗费用15.8万元。
15.8万元!这对于原本就贫困的梁世静一家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负担。幸运的是,梁世静投保了白琳镇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险,按照相关保障政策,梁世静共报销了5.3万元医药费。
“真是多亏了医保,报销了这么多医药费,不然生病了都看不起啊!”梁世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原先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报销比例只能报销2.8万元左右。“这回足足多报销了2.5万多元,真是大大减轻了我家里的经济负担,真的很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为了把社会保障制度最大限度延伸、覆盖到各类社会群体,实现最大化公平,2010年,白琳镇利用福鼎率先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契机,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要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形成无缝隙、全覆盖、一体化、广受益的城乡一体化社保体系。
“缴费往低里缴,待遇往高里靠!”享受到实惠、尝到甜头后的城乡一体化社保参保居民,对于社保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以往收缴保险费成为社保部门头疼的事情,如今人均100元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不用多久就收缴上来了,甚至有很多人会主动来问啥时候缴费。“花100元钱,保一份平安,值!”梁世静激动地告诉记者。
为最大化发挥城乡一体化社保体系的综合统筹作用,2009年12月,白琳镇民政救济、职工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各项社会保险业务于一体的经办机构,成立了社会事务办公室,形成了机构精简、运转协调、行为高效的社会保险服务中枢体系,确保各单位密切配合,无缝对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目前,白琳镇20个建制村均已设立社会救助与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形成完整的服务网络,让群众不出村就能办理好农村社会保障业务,实现了 社保卡在社会保障、医疗就诊、金融支付等“一卡通”领域推广应用。
梁世静告诉记者,老伴几年前去世,两个儿子与媳妇都在外地打工。以前,他个人从没有缴过养老保险费,但政策规定,从去年1月开始,每个月可以从镇里领到55元的基础养老金。
2007年至今,梁世静一家最大宗的收入是2个儿子做建筑小工的工资。2011年10月,梁世静的大儿子梁明盛在白琳镇金山工业区的工地上连续工作了11个小时,下班的时候摔了一跤,掉到几米深的地坑里,差点摔断了腿。这次意外让他在医院里躺了几天,又在工棚里休养了一段时间,不能干活,影响了那一年的收入。但也就收那一年,梁明盛发现自己跟城里人一了样。李明盛说,他是上班时间受的伤,是工伤,医药费都由老板支付,休养期间不仅照算工资,还给了营养费。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抚、育有所补、贫有所助……对福鼎市白琳镇的老百姓来说,握在手中的养老金、越来越多能够报销的医疗费等社会保险费待遇,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很亲切、很真实,他们沐浴在社会保障的雨露阳光下,心中的“后顾之忧”渐渐消除。眼下,白琳镇正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作为优先目标,逐步将各类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开始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并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