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闻网网消息 (雷顺号) 今年30岁的周文兴,如今与福鼎城里人已没啥两样:说着地道的桐山话,开着私家车,娶了福鼎城里姑娘,生活中的一切元素都打上了深深的“福鼎烙印”。
7年前,周文兴还只是来自前岐镇周家山农村的一位打工仔,7年里,他实现了人生的三级跳:从一名普通的装配工到技术员,从技术员到产品认证员,再从代销产品到自己创办实业。技术是他实现三级跳的那块跳板,而机会无处不在。
爱读书的打工仔
周文兴出生在家境清贫的山区,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高中毕业后,他就跟村里的人外出打工。2005年,他来到福鼎,在一家化油器厂找到了一份工作,做起一名普通的装配工,一个月的收入只有1200元。
在工厂一线,尽管工作很辛苦,周文兴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出色,没有忘记学习。一年后,周文兴成了厂里一名出色的技术员。
第二年,因为他在行业内有过硬的技术,被其他化油器制造公司挖走,负责整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检验。这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工作,必须具备过硬的实际操作技术,还要有过硬的专业文化知识,以及与团队的良好沟通能力,在大学生和硕士生成堆的公司里,高中毕业的周文兴感到处处都是压力。
这一年,周文兴变成了一个“读书狂”。一有空闲就跑到新华书店里,“泡”在那里看书。为了省下更多的钱用来买书,他把抽了6年的烟也戒了。他只有一个目标:必须把这个工作做好,要对得起老板给的这个机会。
刚刚把企业产品质量检验的工作拿下,在大家都对周文兴另眼相看的时候,新的机会又在等着他了。
当时,一种广泛运用于割草机、吹雪机上的通用化油器在福鼎兴起不久,产业链还不完善,很多厂家都苦于找不到配件。周文兴已经掌握了这里面的技术,他看准了这个机会,想自己创业,但苦于平时的收入都投入到了读书学技术中,当时口袋里还不到5000元。
但是,谁也想不到,他竟然能凭自己的诚实和口才,最后以“按揭”的方式,租到了一间150平方米的店面,2007年,在客商云集的福鼎闽浙边贸商城,周文兴的配件经营店开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