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谁家如果装一部固定电话,那可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记的儿时,笔者的家境不算宽裕,眼见不少邻居陆续安装了电话,父亲和母亲商议也装部电话,可昂贵的千元初装费却让父母望而却步,电话机在当时俨然成了“大物件”。据福鼎市电信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电话号码资源非常有限,无法满足大众需求,安装电话还得经过申请登记,由邮局统一安排,半个月或一个月才能装上电话。“想想现在,初装费免了,还免费送电话机,你们年轻人有了手机就基本不用电话了。”今非昔比了,谈起现在通讯的便利,父亲总会感慨几句。
手机已成为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
1994年,“村村通电话”工程在闽东全面铺开,固定电话从镇所在地普及到了各个乡和行政村,目标是实现乡镇通话面100%,行政村通话面100%,推动农村经济腾飞。随后的几年,福鼎固话也渐渐步入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
伴随2001年,全国取消了电话初装费后,一时间固话安装之风风靡福鼎市。在公共设施方面,福鼎市紧跟全国通讯潮流,推行了磁卡电话和校园201卡等等,到邮电局、电信局排队打电话已永远固定在人们的记忆中。
上世纪80年代末,港台电影里的“大哥大”移动电话,给民众留下深刻印象,而一部“大哥大”在当时市面价格却需2万元以上,“大哥大”在当时成了富人的标志之一。
到1998年,由于“大哥大”外形变小变巧和资费的不断下降,手机一跃成为大众产品。同时,福鼎的互联网用户也开始增多。
在程控电话兴盛、移动电话兴起的同时,有一种小巧玲珑的通信工具浮出水面,后又悄悄消失于人们视线——寻呼机。寻呼机的诞生,是从固定向移动、语音向文字转变的一个重大突破。90年代末是寻呼机的鼎盛时期,福鼎年轻人几乎腰间挂着一个,“有事呼我”这句短词成了当时年轻人时尚的告别语。但随着福鼎移动通讯的发展,寻呼机也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
1998年后,全国通信行业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福鼎也不例外。随着电脑在福鼎的出现和普及,福鼎宽带业务蒸蒸日上,QQ、MSN等新颖通信工具给福鼎市民带来了莫大的便利。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查资料、发邮件,还能通过视频与亲朋好友互动,坐在电脑前,手指点一下,天下事皆知,世界之大,也不过咫尺。
手机、互联网的推广和使用让福鼎广大市民体验到了“地球村”的概念,而便捷的沟通方式也拉近了人和人间的距离,手机、电脑成了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现在通讯方式太方便了,电话找不到,可以打手机,发短信,发邮件,上QQ。”就读福鼎六中的初二女生陈婷(化名)告诉记者,过去约同学一起出游得当面约好时间地点,如今,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则邮件或者一条QQ信息搞定一切。
当互联网的兴起已无人不晓,用MSN、QQ等聊天已司空见惯时,网络电话的出现更是受到更多年轻人的青睐,能使远离家乡的他们节约下一大笔话费,并把自己在异地他乡的生活工作情况通过视频清晰的传给远方的亲人,时下盛行的“微信密语”就是最好的实例。
据了解,截止目前,我市及乡镇地区固定电话用户达10万人,宽带用户达6.5万人,手机用户则已达39.2万人。
科技日新月异,福鼎通讯行业数十年的发展,其产生的成果是巨大的,它的普及化让福鼎市民真正受益。如今,手机与网络通讯等紧密的结合起来,二者的充分利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通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