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闻网讯(黄少鹤 雷顺号)从2011年秋季开始,我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市118所农村中小学按照小学生生均500元、初中生生均1000元的营养补助标准全面开餐。为了解决农村中小学生就餐难的问题,市政府还投入资金2130万元建设了14个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舍与食堂,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校校有食堂。
近日,记者深入部分中小学校采访,探寻爱心学生营养餐背后的社会责任。
一个留守学生的营养餐
“妈妈,我现在在学校很好,在食堂吃饭一分钱都不用花,天天都能吃肉。”面对记者,方小敏朗读了日记。
方小敏是山前中心小学的学生,13岁的她很开朗。
去年此时,方小敏还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上学时天天吃白菜和咸菜。周末回家时才能吃上一点点肉。
方小敏的家位于山前街道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和当地很多人家一样,父母在她7岁那年,就远赴外乡打工。她已经3年没见到父母了。“家里很穷,以前只能天天吃白菜和咸菜。现在,星期一是白菜炒肉,星期二是豆腐皮炒肉,星期三是木耳炒肉……”方小敏掰着手指给记者介绍。
山前中心小学位于城郊接合部,近300名学生70%左右是农民工子女。2011年秋季开始,全市118所农村中小学全面开餐,山前中心小学投入336万元建起了爱心食堂和学生宿舍。学校享受国家给予每人2元的营养补助,又有社会公益项目支持,午餐标准为每人3元。
“校校有食堂”的福鼎模式
在山前中心小学,两间宽敞的厨房通透明亮,豆浆机、电冰箱、绞肉机等现代化设备一应俱全,学生还能到热水机旁接水洗碗。
“在烹制环节,我们也完善了食堂卫生制度,营养餐样菜实行24小时留样观察,确保营养餐烹制过程安全、卫生、有序。比如营养餐趁热分发,学生就餐一人一份,分餐食用。”山前中心小学校长林高雄告诉记者,学校不仅安排国家执业营养师和生管老师专人负责,加强对食品采购、烹制、炊具消毒、用水等环节的卫生监督管理,还建立了食物中毒和疫情、病情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山前中心小学食堂厨师、国家执业营养师丁凤儿告诉记者,学校在每学期初制定每周爱心营养餐的开设时间表和菜单,以书面形式向学生、家长公布,并报当地教育局备案。从购菜、烧菜到分菜,至少两人以上同时参与,并及时公布菜价。
这只是多方合力,共同改善学生营养的“福鼎模式”的缩影。
为解决农村中小学生就餐难问题,我市投入2130万元建设了14个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舍与食堂,建筑面积达18万余平方米。各学校还结合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将寄宿学生生活补助统一规划,以解决其午餐和晚餐问题。福鼎市不仅将营养餐工程开展情况列入各学校教育科学和谐发展业绩考核,对营养餐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营养餐提供情况也进行重点审计,建立了督察考核制度,将爱心营养餐工程的实施工作,列入学校、校长年度考核重要内容。
从今年春季起,我市决定提高省定寄宿生最低生活费补助标准,每生每天最低生活补助费从1元提高到2元,低保小学生每生每天从2元提高到4元,低保中学生每生每天从3元提高到5元,每年以在校天数250天算,小学生人均补助500元(低保家庭生1000元),初中生人均1250元(低保家庭生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