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杞:37岁血洒疆场
陈文杞生于1904年,出生在福建莆田常太乡(今城厢区常太镇)岐尾村。中学毕业后,陈文杞于1923年考入厦门集美师范学校,这在当年的村里也引起了轰动但陈文杞却不以为然。1925年,师范还没毕业的陈文杞,在家人的强烈反对下毅然南下,千里迢迢赶赴当时国民革命大本营——广州,考入了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黄埔军校第5期,进工兵科学习受训。
当时,正值多事之秋,由于革命形势发展需要,次年,陈文杞便中断黄埔军校的学业,被分配到陆军第22师见习,参加北伐战争,随北伐军攻占武昌。
1927年,陈文杞继续完成黄埔军校的学业后,又返回北伐军,在南京任第22师少尉排长。之后,他便参加了攻打北洋军阀孙传芳的“龙潭战役”,一举击溃孙传芳所部,他自己也因英勇奋战而立功。从1929年开始,一直到抗日战争爆发,陈文杞先后任连长、营长、大队长、团长和中校参谋主任等职。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1938年,日军进入山西境内,中国军队在晋南的中条山区据守,日军如占领这一区域,便可向南威胁西安、洛阳。
中条山区是“黄河以北最后一块立足之地。”中国军队由卫立煌指挥,调集了将近18万人。一开始日军的进攻被成功阻击,对方损失惨重。但到了1940年,战局开始对我方不利。1940年6月,倭寇再次进犯,胡宗南命令27军、80军渡黄河入晋作战。当时陈文杞也决定放弃去陆军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他被上级任命为80军新编第27师少将参谋长,随军入晋,负责防卫黄河渡口。
1941年5月7日,中条山外围日军在航空兵的支持下,由东、北、西三个方向开始全面进攻。这一次,日军使用“间谍”战法,雇佣很多汉奸打入我军内部,进行分化瓦解。陈文杞所在部队撤退到山西闻喜、夏县地区,师长王竣和副师长都牺牲了。陈文杞代理师长拼死抵抗,弹尽粮绝,空腹血战。
同年5月9日下午,日军施放毒气,中国将士受损严重,眼看阵地不保。陈文杞高呼:“有敌无我,有我无敌;不成功,便成仁,此其时矣!”拔出大刀冲入敌阵,与敌展开了白刃战,最后血洒疆场,时年仅仅37岁。
陈文杞阵亡后,尸体被幸存的勤务兵在当地掩埋了,从此长眠在山西大地。2014年,陈文杞的“衣冠冢”终于被迁进莆田龙脊山的闽中革命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