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少鹤 雷顺号
日前,我们来到前岐镇官狮山。山里有个生态小农庄,从披满花草的泥房子中,闪出一名穿着迷彩汗衫、卷着裤脚的高个子男子。
隔着池塘,喊了一声:“黄志鹏!”
“是!”就像部队里点名,他响亮地应了一声,并向我们走来。许多鸡跑着小碎步,许多鸭踱着方步,几只狗摇着尾巴,也一起迎了过来。
黄志鹏,现年45岁,前岐人,1989年至2001年在海南当水兵,2002年转业后响应号召自谋职业。此后几年,他和一同伴把目光锁定在官狮山。“省里出台建设生态强省的系列政策,让我看到扎根深山开荒的希望。”
他与同伴拉着农庄规划专家,边看边在纸上绘蓝图:这里种水果,那边养鱼,溪边建农家乐。其中任何一个项目,一上马就是几十万元,同伴最终打了退堂鼓。
2007年2月,黄志鹏怀揣着千辛万苦借来的30多万元,来到官狮山,热火朝天干了起来。
起先,他利用我省大力发展生态果业的政策补贴,先后种了200株杨梅树、1000株桃树、500株李树、1000株樱桃树,改造了150亩老茶园,还主动承担1000亩生态公益林管护任务。“最多时雇了10多个工人抢种树苗。”他说,“每年获得各种补贴大概5万元,数目不算大,但政策让我吃了定心丸。”
果树要等3年才有收成,所以,他想到养鸡鸭。2008年开春,鸡鸭放上了山,鸡鸭粪便成了果树的有机肥。
2010年,他又在稻田里投了1000尾鱼苗,鱼的排泄物也成了肥料。当年,他管护的千亩生态公益林被列入国家示范点,管护收益也从最初的每年每亩2元提高到12元。去年,他又办起“森林人家”农家乐,每年吸引游客1万多人次。
黄志鹏的“生态事业”有了起色,债还清了,去年还赚了3万多元,买了辆价值10万多元的皮卡车。从今年开始,他种植的500多亩速生丰产林将进入间隔采伐期,收益将会不断增加。
我们下山时,他兴冲冲地将我们领到一片杉树林前合影。“这是国家批准的千亩生态公益林建设示范点。没了这满山绿,我的庄园就失去了生态屏障,种养的东西也就不值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