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要发展,电力须先行。电力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产业。改革开放前,我市电力年发电量仅有200万度,根本无法满足生活生产用电,改革开放后,电力行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40年风雨发展历程。如今,全市电网发生了质的飞跃,年发电量达十七亿,为我市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能源保障。
1970年,我市建成投产车头电站,仅有两台400千瓦的机组,通过10千伏架空线路,与城区火电联网,才有了初具规模的昼夜连续供电企业,但一年发电量也只有200多万度,加之当时的福鼎电网是一个独立运行的封闭县域电网,严重制约了经济生产的发展。
“1978年以前供电量少,只能采取轮流供电,那也不是谁都可以加班,县里面安排重点工厂,重点产品给你安排一部分时间在下半夜,限定的功率批准给你,你要安排错开生产。”(1985-1998)时任县电力公司副经理的施从信说道。
1978年,岙里电站先行投产发电,随后建成南溪水库坝后水电站。1985年,35千伏前岐变电站建成投产,各乡镇电网逐步联网,县电力公司同年成立。虽然供电量有所增加,仍远远不能满足生产生活所需,加之当时的城区内线路仅有5条,居民用电量少,日常也多发停电。
“1978年岙里电站二期电站开始投产,加上福鼎火电还有车头,仅仅一年供电量只有2000万度左右供给我们福鼎。那时候一天停电好几次,家里用电的电器基本很少,点电灯、开电风扇的都很少,极少数的家里有电冰箱、电视机,更谈不上有空调了。”施从信说道。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市电力事业进入跳跃式发展的新阶段。福鼎电网也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巨大变化。
1995年12月,桑园水库电站工程全面竣工。时隔半年,桑园电站第一台机组正式投入运行,同年9月第二台机组投入运行,全市发电量达1.0197亿度,发电可供整个福鼎市区生活生产用电。同时,我市还与浙江联系互供,至此不再限电,大大降低了停电的发生率。
龙安热电厂建成投产 张海洲 摄
“90年代以后,我们建了几个变电站,先跟地区联网,1996年以后与省网连起来后,电站的机组就比较大了,3台一万两千伏的,年发电量达到一亿度,这样我们年用电量就超亿了,用电也宽裕了。”施从信说。
此外,市供电公司始终以前瞻眼光规划电网。2017年,公司完成电网投入1.02亿元,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投运35千伏贯岭3号主变,开工沙埕2号主变扩建及前岐变至沙埕变二回线路,完成110千伏佳阳、铁锵、龙安变现场选址并通过市政府联合选址审查;大力推进中低压配网建设改造,完成各类为民办实事项目117项,新建及改造低压线路85.41公里,配变增容、增设297台。
如今,福鼎电网在大投入、大建设中发生了质的飞跃,年发电量达17亿度,供电可靠率也将提升至99.96%。“到目前为止已经建成了2座22万变电站、8座11万变电站、8座3万伏变电站,到目前11万伏线路达到155公里,10千伏的达到1977公里,配变总体有3822台,专变有2320台,已经基本满足全市人民群众现有的供电需求。在今后,我们公司将继续加大投入,计划用9.43个亿来加强电网的建设,计划建成和改造13座的变电站,以满足未来人们生活水平的需求。”市供电公司副总经理何建华说道。(卓洲宇 钟国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