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首个科技部批准建设的水产类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将促进大黄鱼种质发掘利用
福鼎新闻网讯(廖诗雄/文 海鸥/图)近日,科技部批准海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建设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我省目前为止被科技部批准建设的唯一一家水产类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海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和厦门大学产学研合作的项目,针对我国大黄鱼种质资源开发及高效利用的重大需求,构建海水鱼类养殖中行业共性关键技术以及工业化养殖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体系,重点围绕大黄鱼种质发掘与保护、大黄鱼创新育种以及大黄鱼种业配套养殖技术三个研究方向开展相关科学技术研究。获批建设后,将采用“按项目投入、争取省部任务”的运作模式,建立固定研发人员及关键技术攻关的流动机制,引入高校院所的原创性技术成果到企业重点实验室孵化、转化,不断提升我国大黄鱼种质发掘、保护与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
实验室的主要任务包括:培育新品种,建设期内,培育“富发1号新品种”,突破大黄鱼复合性状育种,海水鱼种质创新研究与实践;技术攻关,以大黄鱼为代表的海水鱼类新品种创制与病控、饲料、产品安全等配套技术,解决海水鱼产业发展中关键技术难题;人才建设,培养一支学科互补、结构合理、创新研发与实践的企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国内一流科研平台,提升我国大黄鱼种质发掘、保护与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将实验室建成一个以产业资本支撑产业技术创新的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共享开放的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平台。
据了解,2010年以来,该实验室科技研发经费共投入1.4亿元,仪器设备总价值1256万元,构建了海上活体种质库300只网箱,蓄养良种亲鱼3.2万尾;构建了大黄鱼全基因组序列图谱;突破了大黄鱼piscidin抗菌肽技术;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4项。同时,实验室还成立了由中国工程院雷霁霖院士、麦康森院士领衔的学术委员会,已在大黄鱼育种、病害、饲料营养等研究领域与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山大学、上海海洋大学等全国三十几所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合作研究。
(图为5月29日,海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嫩弟携实验室工作人员赴福建省科学技术厅参加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