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挑战国际巨头 执掌行业指挥棒
福鼎华益机电的底气哪里来?
今年初以来,受产业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融资难等因素影响,不少化油器企业生产不景气。由于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争夺市场互相压价等恶性竞争,全国化油器行业出口也较为低迷。
近日,记者来到福鼎市华益机电有限公司的新厂区,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高度自动化的工厂里,新产品正源源不断下线。据福建省化油器行业协会统计,今年前8个月,华益机电主营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8.86%,利润同比增长35.38%,目前,手中订单已延续到2016年12月。
技术创新,带来市场话语权
逆势拿订单,拼的是真本事。打开华益机电客户名录,一溜排开都是全球高端品牌。而之所以能够赢得这些客户,华益机电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俭敏认为,“靠的就是创新,有技术创新才有市场话语权”。
在化油器行业,“雾化无残留”是一个共同追求,谁能在确保性能的前提下,把化油器雾化性能提高,谁就能以更低的制造成本,赢得更多订单。
2009年,淘汰国内30多家候选化油器配件厂后,美国科勒公司及其部件制造商找到华益机电,提出只要“雾化无残留”合格率达到95%就可以合作。
“当时美方的专家就住在宾馆里等着”,陈俭敏带着厂里的专家,夜以继日,只用了六天,就交出了让美方满意的答案,随之而来的是一笔签订至今的庞大订单。现在,华益机电的通用化油器“雾化无残留”合格率达99%。
对技术研发的重视,华益机电颇有先见之明。1999年,陈俭敏就着手化油器市场的调查研究与分析。次年,他做出了一个关于企业未来的决定:转型,将企业的发展方向从生产摩托车专门化油器转型为开发生产通用汽油化油器。
此后,华益机电又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天津内燃机研究所等高校、科研单位合作专门组建了高效研发团队,其中包括高级工程师20名,本科以上技术人员100多人。
吸引优质、高端客户的,还有华益机电的“同步研发”能力。它意味着,华益机电能够根据主机厂战略调整在第一时间进行同步研发。华益机电总工程师朱建玲介绍说,在一次招标中,美国科勒公司提出化油器产品一次性装机合格率达99.99%,几家国际知名企业都望而却步,华益机电却一举中标。
舍得重金投入,才有创新迭出。从2000年开始,华益机电每年用于研发的投入都在1000万元以上,相继实施了国家863计划、火炬计划等国家级创新科技项目20多项。目前,华益机电获得了76项发明专利,其中12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3项产品填补世界空白;在每年国际标准大会上,华益机电作为国家通用小型汽油机化油器两项行业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单位,代表中国企业参与了国际标准修订,执掌了中国化油器行业标准的指挥参与权,改变了这项国际标准由美日德企业控制的局面。
正因为有底气,华益机电才敢于在国际市场上与来自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的著名化油器品牌竞争,并将产品销售到素来注重精细的德国、日本市场中去,年产值超过10亿元。
“机器换人”,带来成本红利
“从发出指令、原材料投入到主机厂装机等一系列过程只需90秒,从上线到下线,自动化一次性成型,比普通数控机床提速75%,产能增加4倍以上。”走进华益机电数控车间,朱建玲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经实现数控自动化生产,各环节均由机器人来完成。
自动化改造,让华益真切尝到了甜头。一台机械手,能代替30多个工人。通过3年多的自动化改造,员工从2008年末的1300人,减少到现在的1000人,产能却提升了50%。今年上半年,华益化油器高端市场占有率超过60%,通用高端化油器连续10年销量全国领先。
华益的自动化,走的是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进行改造设计,使之符合企业生产实际的路子。与直接从国外购买自动化设备相比,成本大大降低。
“一条自动化生产线,从国外购买要2000多万元,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自行设计制造,只要1000万元。”朱建玲说,2009年开始,华益机电就与清华大学等合作改造生产线,先是尝试半自动化,慢慢发展到全自动化。
借助于自动化的“翅膀”,如今华益机电正从制造业单体到供应链协同制造再到产业协同制造,逐步完成“制造—智造—创造”的转型。陈俭敏告诉记者,华益机电的自动化建设正处于新一轮企业转型计划时期,目前已投入1亿多元,将结合信息化、数字化深入应用,不断优化相关流程及强化各个系统之间的对接,有效实现生产设备网络化、数字化管理。
“未来化油器产品创新的方向是安全、节能环保、智能自动化。”陈俭敏表示,华益机电除了把主营业务做精做专、做强做久,成为行业细分市场的全球领跑者外,将启动新一轮转型,往新型汽车、摩托车发动机整机行业方向发展。
现在的华益机电已大举向新型发动机全产业链进军。上游,华益机电开始涉足发动机成套设备的总承包,汽车、摩托车制造业企业要用发动机,华益机电提供整机服务;下游,华益机电大张旗鼓地扩大产能,哪里要用发动机化油器配件,就往哪里拓市场。
□ 王国萍 雷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