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硬化公路直通村内,两边搭起篱笆,篱笆内绿化带延伸到村内。村内民房错落有致,民房外统一的立面装修,古朴新颖,条条道路交错相通,干净整洁。曾经破旧的石砌古楼,经过一阵翻建后,成了一座别致、独特的办公大楼。公共卫生间也不再是茅草屋式,代之以隔间式的混凝土结构,清洁卫生。
这是全国扶贫第一村——磻溪镇赤溪村的最新面貌。3年来的扶贫开发,让我市8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实现华丽转身,甩掉了沉重的“贫困帽”。
双管齐下促脱贫
两棵古障树立在村口,一口人工池塘将树影倒影其间,上百亩的牡丹园分布在池塘周边,古老的周氏宗祠就坐落在牡丹园内。这样一番新景象,谁又能想象佳阳乡周山村曾经是宁德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呢?
2010年,我省将前岐桥亭村、磻溪赤溪村、硖门东稼村、管阳徐陈村、叠石库口村等5个村作为第三轮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将沙埕镇敏灶村、佳阳乡周山村和店下镇筼筜村作为新一轮宁德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掀起新一轮扶贫开发热潮。
为了改变贫困村落后的面貌,我市实施扶贫开发“输血”和“造血”双管齐下的策略。据不完全统计,全市8个省级和宁德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共筹措各类帮扶资金1亿多元,每村1200多万元,落实帮扶项目203个。同时下派8名省、宁德市派驻村任职干部,开展扶贫开发工作。
“如何与农民、村干部‘打成一片,报成一团’,积极转变他们落后的发展观念,很重要。”驻村干部队长、前岐镇桥亭村第一书记谢世清说。农村的脱贫致富,要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在部门、资金、土地、人力等方面形成合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经过近3年的努力,如今这些扶贫开发重点村已不可同日而语,在农民收入、村财收入、生活生产条件、农村生态等许多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目前,两个村被我市确定为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重点村,1个村被确定为新一轮新农村建设市级示范村,成功晋级新农村建设行列。
开发建设促发展
“作为全国扶贫开发第一村,受许多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关怀,我们只有加倍努力致力发展。”赤溪村书记杜家住说。3年来,村两委一直忙于农村新面貌建设、生产经营性项目落地发展以及扶助村民发家致富,打造出一个“生态美,百姓富”的新村面貌。
“这几年村里的变化不小,村民的生活也提高了。”来自城关的蔡方灿说,受益于赤溪村优良的生态环境,今年他专门跑来试水养殖淡水鳗鱼,一旦成功就向村民推广养殖,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如今赤溪村的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淡水养殖和生态旅游开发。同时赤溪村已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2家,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了涵盖水稻、茶叶、珍贵苗木、淡水特色养殖、绿色蔬菜、生态公益林、特色果园及特色家禽等“九个一”农业示范基地,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而佳阳乡周山村通过发展绿化苗木基地100亩,培育桂花、白玉兰、罗汉松、山茶花、香樟等10多种名贵树种,同时采取村委与农民联合经营管理黄栀子,充分利用抛荒土地,发展山地农业;店下镇筼筜村购置村集体紫菜收割机和工程施工吊车,大力发展紫菜养殖;沙埕镇敏灶村完善自来水供水设施,为敏灶——冬瓜屿陆岛交通码头的渔船和客轮供水。这些举措一方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为村财带来了许多受益,形成了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3年来,8个扶贫开发村积极推广农业专业合作社运行模式,采取土地流转引进农业龙头企业落户,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启动实施了农民增收项目96个,成立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16个,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在各村建立各类基地12个,累计新增经济作物2800多亩,新增家畜6300多头(只),新增经济林和毛竹2000多亩,发展园林苗木基地3个2000多亩。
据统计,经过3年的帮扶,我市5个省级重点村从2010年底每村平均农民人均纯收入3172元,达到2013年8197元,增长了2.58倍;3个宁德市级重点村从2010年底每村平均农民人均纯收入3333元,达到2013年10130元,增长了3.03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