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福鼎市的3.4万亩早稻进入田间水肥和病虫害管理的关键阶段。为确保早稻正常发育生长,保障早稻生产安全。连日来市农业局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早稻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服务。
店下镇东岐村的农民邓正钟种粮30多亩,近来其中的2亩田块出现了水稻植株新叶退绿变黄、扭曲枯萎,老叶初期呈现斑点状,后期出现类似于二化螟危害状,感病植株无法孕穗,即使孕穗,也会出现瘪谷。农业局技术员的到来给他支了招。经过现场查看和认真比对标本之后,技术人员确定早稻植株感染了霜霉病,并现场指导老邓如何进行科学用药防治,力争产量少损失。据福鼎市农业局植保站副站长、高级农艺师刘正恒介绍,这种病在这几年福鼎这里很少发生,叫水稻霜霉病,刚开始植株会出现一点一点的斑点状,然后慢慢的会枯萎发黄,可以用防治霜霉病的普力克来打,每隔7天打一次药水,连续喷洒二次。现在及时喷药还可以使产量保持在7、8成左右。
通过专家支招,老邓总算吃下一颗定心丸。据了解农业局近期指导水稻生产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指导农民做好病虫害防治。据市植保站近期调查,进入6月份,气候适宜,极易诱发稻瘟病暴发流行。根据调查情况,农业局及时印发病虫情报,开展送技术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活动,并要求县、乡、村农技人员要正确指导农民安全合理用药防治。在预测防治适期,根据抛、栽早迟先后用药。主治二化螟、稻飞虱、稻瘟病,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二是田间水肥管理。福鼎市境内近期气温适宜,有利早稻生长,采取轻露田、早施分蘖肥等肥水管理措施,促早发,确保早稻丰收。(福鼎市农业局 邓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