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闻网讯(本报记者 雷顺号)陈光敏必须在半个月的时间内把2012年的粮食产量、土壤状况与肥料之间的关系测算出来,以便定出今年施肥配方和当家品种。
这位福鼎市店下镇农技站农艺师每天来到寺前村,指导10户科技示范户农民的春季作物田间管理,同时采集土壤样本。“现在我们每月至少有20天和农民在一起,要让农民信你,你得自己种给他们看。”陈光敏说。
从事20多年农技推广工作的贯岭镇农技站高级农艺师黄定银曾遭受过村民半信半疑的冷淡,这让他一度非常苦恼。黄定银认为,农技推广的关键在于示范,必须让新技术、新品种用产量和效益来说话。2010年3月,从当地农民急需的槟榔芋种植技术出发,福鼎槟榔芋农民田间学校开学授课。“贯岭镇有8000多亩槟榔芋基地,对种植有兴趣的农户到现场就能体验到有技术和没技术的差别”。何坑村农民张桂凤就是在田间学校学到了槟榔芋种植技术,在镇农技站的技术指导下,那年种植的槟榔芋10亩,收入达8万元,比往年每亩增加收入近千元。
在福鼎市农业局局长曾庆游看来,农技推广体系应该是一个公益性的农业公共服务平台,不仅仅是能做好农技服务。
2011年初,福建省绿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的太姥山镇潋城村蔬菜基地因为缺乏工人和技术,新建的大棚眼看就要荒废了。当年3月中旬,福鼎市植保站与太姥山镇农技指导员帮他们想出了办法:由申请政府补贴、企业自筹等方式筹资引进了以色列水肥一体化技术,达到每亩节肥25%-30%,节水30%,省工5-6个。
绿鑫公司借助水肥一体化渡过难关,为福鼎市推广这一技术做了一次很好的广告。
当年底,福鼎市有28名科技示范户率先在各自的基地上开展,不少农民学成出师,在农民创业园平台上大施拳脚。西红柿种植大户王承唐学到水肥一体化技术后,在潋城农民创业园承包了100多亩地,刚种了一季作物,预计明春收益有5万多元。
在各自的服务半径内,农技人员纷纷与农民合作社组织、产业基地和农业大户合作展开“科技示范”。福鼎市如今由100名农技员建立的水稻、食用菌、茶叶、水果等示范基地15个,每个农技员挂钩科技示范户10户,推广面积近3万亩,主推技术入户率达96%以上,辐射带动周边6万多农户共同发展致富,创造产值近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