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掌握了相当水平的染色技术。《周礼·天官·染人》记载:“春暴练,夏纁玄,秋染夏。”从当时染草的品种、采集、染色到管理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得知,周礼天官中除有掌管染丝帛的染人官职,也有掌管“染草”之职。
元宝石(资料图)
关于采蓝、染蓝,在《诗经》中就有明确的记载。另外在荀子的《劝学篇》里亦有“青出于蓝而青于蓝”之说法。种植和处理技术上的记载,以北魏农学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和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李时珍《本草纲目》较为齐全。这些文献都呈现了古代草木染植物与染色丰富多彩的历史画面。到了明清时期,我国的染料应用技术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染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至1834年法国的佩罗印花机发明以前,我国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手工印染技术。
涉及福鼎的印染相关信息没有现成专书可供参阅,史料中也仅能找到只言片语的记载。成书于东汉末年的《蟠桃记》中有“尧时,有老母以练蓝为业,家于路旁,往来者不吝给之”“仙母归,即取水以染其色”。宋淳熙九年(1182)梁克家《三山志》,也收入了这则关于太姥山种蓝老妪的传说记载。明万历版《福宁州志》、乾隆《福宁府志》在货类“靛”目、清嘉庆谭抡总纂的《福鼎县志》在卷三《物产·货类》“靛”目下均有“俗呼青靛。种青草,绞其汁,以灰扰之而成”的注解。民国《福鼎县志》卷二·第五自治区分编:“区盖处全邑上游之右,而僻在群山万壑中者也。……以言衣服,缙阳一带诸乡多自织而衣,棉苎而外无新式之机丝,以例他乡当亦称是。”
从上述文献记载中可以得知,蓝草种植和印染在福鼎的历史也是相当悠久的。印染用的是一种叫“靛”的植物作为原料进行加工,还可以得知当时山区农民大多自己纺纱织布。
靛(dian),形声。字从青,从定,定亦声。“定”意为平息、静止。“青”指精华,亦指蓝色。“青”与“定”联合起来表示“一种含有蓝色精华的溶液静置沉淀后得到的颜料物质”,本义是用蓼蓝叶泡水调和石灰沉淀所得的蓝色染料。
叠石乡印染现存有遗物踹布石、纺纱机、染料的发料池等。遗址发现地在叠石乡杨梅溪村第一坑自然村。《天工开物》载:“凡蓝五种,皆可为靛。茶蓝即菘蓝,插根活;……凡种茶蓝法冬月割获,将叶片片削下,入窖造靛。其身斩去上下,近根留数寸。薰干,埋藏土内。春月烧净山土使极肥松,然后用锥锄,其锄勾末向身长八寸许。刺土打斜眼,插入于内,自然活根生叶。其余蓝皆收子撒种畦圃中。暮春生苗,六月采实,七月刈身造靛。凡造靛,叶者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近来出产,闽人种山皆茶蓝,其数倍于诸蓝。山中结箬篓,输入舟航。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凡靛入缸必用稻灰水先和,每日手执竹棍搅动,不可计数,其最佳者曰标缸。”
据上述文字描述可以得知,福建印染原料蓝靛来源于茶蓝。蓝草一般在小暑前后、白露前后两期采集。取净叶28斤、石灰12斤拌成一料,四料便可做成一担蓝靛,因形如淤土,故又称“土靛”。靛蓝的粗制浮沫即中药青黛,蓝草的根即著名中药板蓝根,其果为中药蓝实。它们皆有杀菌消炎、清热解毒之药效,可用于防治流脑、流感及肝炎等传染疾病。《本草纲目》《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对制靛均有较清楚的描述,方法大致相同。
杨梅溪村当地赖姓先祖系从浙江泰顺迁居而来,祖上以种蓝、造纸为生。发料池在其屋前的临溪河床边,长近5米,宽约3米,由于荒废已久,池底淤积,表面长满杂草。储青窟在离住处不远山上一处天然巨石下方,主人当年还在下方进行了浅淘,使存储容积加大。赖姓主人陈述当年先祖每年都将部分青种储存在这个天然石窟中保温存储,来年再行播插。
竹洋村石鼓岚自然村还发现有纺织机、踹布石。踹布石因其形状神似元宝而得名“元宝石”,又称“砑光石”,是古代染布作坊用于碾整染布成品的特有工具,由上爿和下爿两部分组成,大小不一,但形状相近,小者五六百斤,重者千余斤。元宝石下爿为一长方形垫石,中心纵向呈浅凹状,与上爿元宝形石底部横向的圆弧相吻合。碾布作业的情景是“下置磨光石板为承,取五色布卷木轴上,上压大石如凹字形者,重可千斤,一人足踏其两端,往来施转运之,则布质紧薄而有光”。元宝石的功能,其实和今天的熨斗很相似,以前织布、染布后有一道工序,就是在元宝石上走一遭。其作用有三:
一是对染色后的布进行加工,使之柔软平整、有光泽。
二是使织物耐磨。《天工开物》载:“凡布缕紧则坚,缓则脆。碾石取江北性冷质腻者,石不发烧则缕紧不松泛。芜湖巨店,首尚佳石。”为了让“石不发烧”以达到“缕紧不松泛”的效果,夜晚作业当是最佳的时间。秋夜越深越凉,正好可以延缓劳动中因摩擦而使砧石发热。这正是古人从自己的劳动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总结。“石不发烧”,还在于不会由于摩擦产生静电发热而损坏织物。
第三,“芜湖巨店,首尚佳石”,是指规模大的印染店,都非常喜欢材质好的元宝石,不惜重金购之,并以此来炫耀自己的实力和招揽生意。六百多年前,元宝石很流行,甚至成为一些印染店“炫富”的招牌。那时,想知道哪家印染店的规模大,看看他家的元宝石大小就知道了。
踹布石是当地吴姓人家的遗物,有大小两块,均为青石打造,石呈倒梯形状放置,边缘经人工精心打磨,状如元宝,右侧一角略有缺失。经实测大石底宽60厘米,上宽约100厘米,厚为35厘米,高约62厘米。石右侧有阴文分两排錾刻文字“道光丙申年立,吴永利号记置”,算来元宝石距今约一百二十年。
吴氏后裔现存元宝石大小两块均为上爿部分,大者重约500斤,小的也有300来斤。但下爿一概不知所踪,有待查考。如此体量的元宝石,比对古籍记载,可以想见当年吴家应是方圆内有名的印染大户,不然不至于有如此排场。这两块元宝石的发现,有助于了解古代福鼎印染业的发展情况。
但现场采访吴氏后裔多人,连其最长者、现年89岁的吴守挑也只讲此踏布石系当年其太爷爷、爷爷印染布匹的用具,其他语焉不详,从而给我们留下深深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