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兰,位于硖门畲族乡双狮山后脊,处在福鼎与霞浦交界。清《福宁府志·建置志》作“石澜”,《福鼎县疆域图》中标有“石兰村”三字。明代建堡,清嘉庆版《福鼎县志》作“石兰堡”。石兰村于2008年5月列入宁德市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
乾隆四年(1739),福鼎置县,石兰隶属于福鼎县十一都地。石兰全村以邓氏为主,基本上为同宗分支。据石兰《邓氏宗谱》记载,在宋初,邓氏先祖千一郎从江西吉安庐陵县迁徙而来,迄今已有870多年的历史。石兰村名,据相传,因邓氏先祖迁居时,躺在一个石壁上睡着了,梦见一个长者笑着对他说,你看到有芝兰盛开的地方,就可以居住下来了,就以石兰作为居住地。民国版《重修石兰邓氏族谱序》记载:“福鼎十一都有地曰石兰,至硖门五里许,峰峦环抱,泉池澄映,其居有邓氏,服农力穑,朴愿守法,不染恶习。”
清嘉庆版《福鼎县志·城池》载:“石兰堡,在十一都。”石兰堡2008年文物普查时列入福鼎市文物保护单位点。元末明初,倭寇作乱,明万历年间,族人依地形建成环形城堡长500多米,设城门1个,坐东南朝西北,通城内巷1条,通城外巷3条。现城门内高2.7米,外高4.7米,内宽约1.5米,外宽约15米,长约5米。门口平台70多平方米,从山下有石阶通往城门口,石阶约300多米,有部分城门墙长90多米,其余埋没于地里,或被树林掩盖。石兰里城墙尚存,与山势连为一体。有栗豆藤,生长石兰古城墙之上,宛如一条蛟龙破墙而出,横跨于城门口上前方,古城墙与古藤融为一体,体现古堡的历史与沧桑。石兰明代御倭石城堡,是福建沿海一带城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抵御外侮的见证。
石兰夫妻榕(资料图) 廖诗雄 摄
石兰烽火台建于明代,为邓氏族人抵御倭寇所筑,现存烽火台保存有基座,高3米,周长30米。因烽火台居高临下,能观察周围数海里的敌情,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据清《福鼎县志·海防》记载,明洪武二十一年沿海置卫,烽火门设水寨,址在石兰烽火台正对面大海上。
明清以来,石兰邓氏先祖聚族而居,在石兰建成规模较大的古民居。建筑相对集中,屋宇蝉联。据传,原古建筑石木结构,用石、木料,材料粗大,雕刻质朴,工艺精湛。从现存基地可以看出,以石堡城门为入村口,须穿一条长长的古巷道。巷道两旁砌2米高石墙,巷道宽处不足1米,窄处只容一人穿身而过。石巷道两边每间隔10米左右,就有一分路口,砌成石阶和回头墙,为民宅的入通口,各个民宅以家族的分衍为单元组成。古聚落主体格局呈一个长方形框架分布,铺石子路,长约140米,宽约80米,4个角又有4个分口通往其它民宅。内设水井、水池、花圃、通廊、防火墙等,整个村落有利于防御和生活。从现存的建筑格局,可见当时的整体风貌和宏阔的景象。
光绪二十九年(1903),林士恭(1852-1911年)为石兰村作《村图志引》,对石兰地理环境多有描述,是一份珍贵的历史文献。全文如下:
村何为而图也,图一村之山水、庐舍于家乘中也。家乘有图,犹郡邑志,然石兰介在鼎海之滨,幽闲僻寂,非通都大邑者比,亦非有名山胜地者传,作村图之于家乘,以为子孙阅耳,非好事也。癸卯(1903),余修谱于石兰,书成政暇,邓君偕二三知己,携谢屐,佩李囊,以引余游。此地有危峰峻岭,大沼美田,又有长松修竹,映带左右,固一天然图画。是日也,天朗气清,山川净洁,足以畅我胸怀。叙成图引,以起后贤,挥毫泼墨,增光乘是,又余之所厚望也夫。莲城钓璜氏林士恭撰。
民国癸亥年(1923)版《邓氏宗谱·村图》中,有穆穆斋主人(生平待考)作村图并咏(下钤有一印章)诗句:“渔井螺潭景最奇,石兰深处少人知。四周古树青环屿,万叶新荷绿满池。屋宇连亘邓氏第,山林启辟宋初时。余今未把淡浓泼,先立岩前学唱诗。”
石兰邓氏宗祠在村中心,坐南向北,为清末至民国时期建筑,木制结构,主体建筑长约12米,宽约10米,高约7米,为三进四合构造,内配置一个古戏台,一个天井,一个大厅,四柱三间,进深5米。内墙设供台,两旁为厢房。正门开两个大门,上门楼顶石牌匾“邓氏宗祠”,门柱楹联“功冠云台勋名万古,泽延鼎邑俎豆千秋”,由民国福鼎县县长邓宗海与同宗族人题书。旧祠堂门前设左右两方水池,条石边长4米,宽3米,两两相对,当中为通道,铺条石,过道后为另一方形水池,长10米,宽5米。形成“品”字形构造。
石兰有保护完好的古榕树、古樟树、古藤多株(处),有成片的古森林。石兰紫菜更是享誉盛名,为天然佳品,在清代是进献朝廷的贡品。在上个世纪70年代,石兰紫菜远销香港、上海等地,名声在外。石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形成大岗头系列风光,是太姥山风景名胜区重要组成部分。村落沿习先祖拳棍术、正月十五祈愿作福习俗和五月初三过端午习俗,民风质朴,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兰作为历史文化名村,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吸引了国家、省、市各级各界人士目光,并纷纷撰文、摄影、报道,推动了石兰历史文化名村的宣传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