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称提线木偶为“七条线”,是用木偶来表演故事的传统戏剧,实则单体达二十多条线。乡村有演出提线木偶时,我们本地话叫做七条线。福鼎七条线以木偶道具制作精美、表演技法娴熟、艺术风格独特、融合多种传统戏曲手段而享有盛誉。
福鼎的七条线木偶传入时间比较早,历史上有福建西南移民曾多次迁入闽东、浙南,带来了大量的境外文化信息。南宋时期,杭州艺人纷纷迁徙浙南、闽东山区,带入不少的民间艺术和生活习俗,木偶戏这种传统戏剧艺术也被传入境内。福鼎方言较为复杂,绝大多数人讲桐山话、闽南话,还有讲福州话、长乐话、汀州话、莆田话,畲族多数用其本民族语言,多方言为七条线传唱提供了丰富的语言信息。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七条线组成戏班,一班约七八人,在春节前后,或农闲时节,深入到各个乡村表演。民间往往在本土境内供奉神明,逢上节日祭祀,全村全境都要做福,就请木偶戏班来做戏,以敬畏神明。村里做福的头人要亲自去请七条线师傅,并下定金,而且时间要提前,以便戏班安排。给了定金,从戏班带回一具木偶主角,以示诚信。演戏几天里,艺人被分配到群众家里用餐,叫派顿。因民间的社戏习俗,为传统木偶戏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民俗氛围。
七条线木偶戏演出
清代以来,福鼎与浙南文化交流频繁,木偶戏艺人在闽浙边界一带演出,以家庭方式传承木偶戏,最多达到二十几个木偶戏班,艺人大多是自己的家庭成员,或直系和旁系亲属形成单独的木偶剧团,继承祖上演技。
木偶戏表演可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为提线演员的操纵表演,有一二个人即可。后台为三五名乐师音乐伴奏, 乐器有司鼓、大锣、小锣、二胡、月琴、三弦、笛子、唢呐、钹等,木偶戏艺人身怀技艺,吹、拉、弹、唱都要通晓。可由提线演员及后台乐师根据角色配音,一般能讲五六种方言。戏剧内容由剧中人物口白介绍,使用本地方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
木偶艺人在长期的舞台生涯中创造了许多特技,如木偶人表演飞刀、弄花、划船、抬桥、拾币、喷火、脱衣、变脸等动作,模拟真人表演,令台下喝彩不断。七条线在乡村表演时,有古戏台的村庄就比较方便,不然就要搭台表演。有的在生产队的仓库里,有的在谷坪上,有的放在老厝的院子里,七条线的锣鼓一响,村里村外就热闹起来,亲戚好友也往村里赶,就是为了看戏。
七条线在七八十年代达到兴盛,人们在农业劳作之余,最好的娱乐方式就是看上一出七条线。村里有的做三天三夜,有的做五天五夜,叫作做连环本,就是一出接一出。有时间,又有兴趣的人,则守在戏台前,一出也没有漏掉。台上锣鼓铿锵,艺人所唱浑厚有力,或婉转绵长,看七条线成了一代人最回味的岁月。
木偶戏的演出剧目主要是传统剧,有神话戏、武打戏、文人戏、审案戏等。代表性历史传统戏剧有《隋唐三十六瓦岗寨》《罗通扫北》《薜仁贵跨海征东》《薜丁山征西》《薜刚反唐》《粉妆楼》《绿牡丹》《四锤八大将》《七侠五义》。观众对有关历史人物故事的知晓,来自七条线的表演,因此说,七条线还起了普及历史的作用。看戏的人也谈论剧情,说得津津有味,说剧中人的善恶美丑、仁义礼智信,评价人物就是“好人”与“坏人”。体味英雄人物的崇高咸感、历史兴亡的纵横感。七条线具有娱乐、育人功能,成为一项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传统戏曲。
与七条线相随产生的木偶制作也是一项独特的手工,因七条线传承衰退,木偶制作技艺也几乎失传。黄学仁师傅是福鼎提线木偶戏的传承人,目前他能坚持制作木偶头,所在剧团的道具几乎由他亲自置办。
木偶制作特色鲜明,谙熟刀法,凿、雕、刻、磨、彩,程序井然。制作的传统木偶肖形毕具,栩栩如生。艺人也擅长于“变脸”等高难度木偶头制作,脸部内设“机关”,通过提线控制眼、鼻、口、舌的动作,表演起来令人叫绝。
木偶人是七条线的主要表演道具,包括雕刻木偶头、手、脚;编制篾笼、制作线牌头;制作头盔、纱帽、服装。其中木偶头制作最为讲究,是一门工艺美术。艺人根据木偶头人物需要选择材料,木偶头大多选用纹质细腻的香樟木来制作,偶头结实、耐用,不容易摔坏,也可选用梧桐木制作偶头,较轻便、灵活,也易于雕刻。
木偶头工艺流程是:打坯、修坯;打磨、刨光;上彩、开眼。一般来说,一个木偶头长度在二十公分左右,其制作先定五官,鼻约在中部,脖子部分与脸的比例约1:4,脖子尖细。随后对脸部五官作进一步整修,以达到人物要求。再用砂布磨光、磨亮。木偶头上色工艺十分精细,选用白色漆上整个头部,先用弧线画头发和鬓发的部分,用黑漆涂上顶部。白色打底后,让它晾干,不能立刻上红色,否则红白两色交混不能体现肉色,影响人物形象的效果。
上彩后用黑色画双眼和两道眉毛,称为开眼。这项要求技术高,艺人手要稳,要一笔画成,不可重描,要做到眉目传神,神形兼备。关键在于要待上彩干后再开眼,需掌握好时间和天气情况。上彩一两天后可再上一次彩,南风天气要四五天后再上彩,从选料到制作成品时间约在一个星期左右。
与木偶头相关制作的还有木偶的手,右手为活动型,掌指与腕的关节要灵活,通过提线操纵挥刀、执剑等动作。脚有用木制作,木脚套上布做的靴,更显逼真。丝线数不固定,基本为十根,头部两根,发部一根,左手两根,右手三根,脚两根。线牌头用竹制,当中有竹枝挂钩。腹笼由竹篾编织而成,胸、臂略大,腰部稍细。
头盔最体现木偶人的身份,过去一般用铁丝制作,外面穿珠子装饰,容易生锈、用坏,也容易被丝线缠住。现在头盔则利用塑料瓶上部弧形部分做底,用铁丝、硬纸等粘住定型,既轻便又耐用。头盔定型后还要扎牌套,可用硬纸板,并用铁丝穿珠子装饰,使得整个头盔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性。根据不同人物角色,穿戴戏剧服装。最后一个工序是对木偶头、身、脚、线进行组装。
木偶戏表演艺人主要分布在白琳、贯岭等乡镇,艺人到各地表演,远到苍南、平阳、泰顺等浙南地区演出。木偶戏以师徒的传帮带方式存留于民间,宋以降至明代,因历史年代久远,传承源流难于考证。七条线传承发展起起落落,至今少有传人,成为濒危的传统剧种,2008年福鼎提线木偶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条线木偶是根植于广大乡村的优秀传统戏剧,保留有许多宋元戏的剧目、音乐,演剧方法、演出形态、基本线规以及闽浙边界民间信仰、习俗等珍贵遗存,具有较高的民俗文化艺术价值。它为传播当地方言文化、延续民间戏曲文化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意义十分鲜明。
福鼎许多古村落、历史文化名村在宫庙设立有戏台,是七条线木偶演出的主要场所。根据戏曲传承发展的要求,要逐步拓宽沟道,合理布局戏曲演出空间,注重保护利用古戏台,组织木偶戏走进乡村、社区和学校,让七条线木偶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