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张老照片傅克忠老先生先后摄于1974年、1979年和2000年的点头、秦屿和管阳,用镜头记录下当年从“送货下乡”到“商品到村头”再到“墟市赶墟”之场景。
西阳墟日
□ 陈维新
西阳村距离管阳集镇12公里,毗邻浙江省泰顺县的雅中、仕阳等乡镇,通往泰顺的管沈公路穿村而过。全村人口3500多人,加上周边11个行政村(俗称“西阳片”),人口达20000多人,占管阳全镇总人口的40%以上。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西阳村历来成为西阳片群众农产品和生活用品的集散地,久而久之便形成一条1000多米长的街道。据清光绪版《福鼎县乡土志》记载:“西洋有小市。”可见,早在清代,西阳人便着手从事小商品活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福鼎县委、县政府采用“双边”(边界、海边)发展战略,努力开辟边贸窗口,建立边贸市场,实施了以贸促农,发展经济的战略。这样的政策为西阳边贸活动打下了基础。
1984年春,原管阳信用社退休职工陈超行看到县里对边贸的重视,便萌生了兴办西阳墟日的想法,于是与时任西阳乡乡长吴昌快、副书记吴立刷,村民吴益祝、吴恒昌、吴子仲等人成立“西阳边界农贸市场”筹备小组,创建边贸墟市,规定每月农历逢“二”(初二、十二、廿二)进行集市赶墟。此方案得到福鼎县工商、税务部门大力支持,两部门制订了优惠政策,工商部门规定:墟日开市头三年给予免收市场管理费;税务部门规定:三年内牛兔毛、木材及小商品一律免予征税;工业品的费率按成交额的1%收取。前期酝酿就绪后,筹备组进行了细致分工,包括开展宣传,组织货源,提供场地等。其中由吴益祝等负责向外界宣传,在两省边界的40多个乡镇张贴布告,吴恒昌、吴昌快等人负责沿街张挂条幅、标语,吴立刷负责摊点布置,而吴立钗等则去浙江台州购买猪崽等。
1984年农历九月初二,西阳举办第一个墟日,上市人流量达万多次,车辆300多辆次,日成交额达50多万元。上市耕牛达300多头、仔猪800头、木材20多立方米、兔毛200-300斤,还有紫云英、马铃薯、太子参、油菜、绿皮豆、茶叶等农副产品。小工业品、小商品遍街销售。柘荣食品公司运来的600多头小猪,当日便销售一空,耕牛成交也达200多头。《福建日报》曾首版刊登了题为“农家缺耕牛,请到西阳买”的报道。
前来西阳赶墟的人,近的来自苍南、泰顺、柘荣、宁德、建瓯,远的来自安徽、四川、广东,涵盖5个省10多个县市。西阳墟日自此成为闽东第一个边界农贸市场。较之泰顺的几个乡镇,西阳墟市起步晚,但发展快。究其原因有四:一,赶集时间偏前。赶在浙江泰顺的雅中、仕阳墟日前开市。二、农副产品产地集中。八十年代西阳周边的几个村落都有特色产业,如楮楼村的棕制品加工、中村的白毛兔养殖、白坑的生猪养殖,再加西阳本村与周边的千亩太子参基地、万担马铃薯基地等,这些特色产业成为墟市交易的主要支撑。其三,政府部门支持,实行与边贸一样的信贷浮动政策。其四,西阳村交通便捷,毗邻泰顺仕阳、柳峰等地,易于人流集中和车辆往来。
有边贸特色的西阳墟市引起上级领导的关注,1986年4月,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贾庆林亲临西阳视察,对当地利用区位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给予充分肯定。
西阳墟市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耕牛、仔猪的专业市场,上市交易的商品有服装、农具、电器、木材、家禽、水果、海产品等10多个种类,赶墟当日人流量1-3万多人,日成交额30-100万元不等。边界农贸市场不断成熟,已真正成为“闽浙边界一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