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寺
白云寺
这两张老照片是傅克忠老先生摄于2001年的太姥山,用镜头记录下当年的香山、白云古刹风貌。
香山寺
位于太姥山西侧,仙桥之下,故又称“仙桥脚”。始建于明,原名“妙香庵”。寺内有一块巨石活象“犀牛倒地”。牛项有一洞,叫犀牛洞。旧时佛堂建石牛项内。明进益禅师修持于洞。洞口石刻:“秀句满江国,芳声腾海隅”,为清光绪内阁大臣翁同龢书法。
1954年,释品善由一片瓦转迁“妙香庵”,在上首建一“众生洞”。1976年,他与“妙香庵”释品真、长英、品顺、品俱、题水等弘法度僧,于1980年建大雄宝殿。因该地幽兰异香,遂改称“香山寺”。1985年建太姥娘殿。1991年建山门、石阶、石栏,铺设仙桥十华里石梯路。1992年建地藏殿、祖师塔。1994年建大悲殿。1997年,拆建大雄宝殿,扩建僧寮,修建五观堂、客堂等。全寺占地面积达3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寺宇画栋雕梁,建造一新,为太姥山一大寺院。
寺山门“万法朝宗”、“华藏庄严”横匾,为上海龙华寺明晹法师所书。寺内有泰国比丘尼赠送高两米玉观音,八十公分释迦如来黄铜(小型)像一尊;有缅甸海参法师赠送文殊普贤大玉佛各一尊。
该诗风景如画。有“陀九岭”(也称“天梯岭”)、“望仙桥”、“犀牛望月”、“状元帽”、“四折瀑”、“蝙蝠洞”和香山水库等景致。寺内食宿设备齐全,为香客、游人朝山观光、度假之胜地。
全寺现有僧众27人,坚持禅农并举,垦荒办场100余亩,其中造林40余亩,种竹6亩,茶7亩、茶载亩。近年来,多次受到县(市)宗教事务局、县(市)佛教会表彰。 (摘自《福鼎文史》)
白云寺
又名摩霄庵,俗称上寺。位于太姥山摩霄峰顶稍平处。据明《太姥山志》载:“白云禅师修行于此,众魔消伏,故名摩消。”因魔消与摩霄谐音,故名。
该寺是太姥山早期建筑的一个寺院。现今白云寺,系康熙二十三年(1684)重建,乾隆二十二年(1757)重修。原白云寺的建筑结构为:“佛殿三座,僧楼四绕,皆凌绝顶”。虽历经废兴,但寺内大雄宝殿、经堂、僧舍等建筑仍保留原貌。至清代,达鼎盛时期,辖太姥山国兴、水湖、一片瓦、灵狮洞、天门、上下叠石等二十二个寺院,僧众达千余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建太姥娘娘殿,本邑知县献资改造山门,曰:“白云禅寺”。
寺四周名胜古迹甚多。寺右侧慧明塔,系筑于大明永乐十五年(1417),慧明和尚葬于此,其旁石壁刻有《慧明塔记》;寺后有“闽藩少、方伯黄公赐碑”石刻;寺左有顶天石、七宝池、摩尼宫(求梦台)、石船等胜景。七宝池(亦名仰天湖)中有水陆两栖的四足(学名叫蝾螈),人们称为神鱼。寺东南有新月峰,为赏月、观东海日出最佳之处。历代名人墨客留下不少诗篇和摩崖石刻。明秦邦琦题刻:“太姥凌霄汉,菁葱鸟道遥。烟迷常带雨,寺现独闻潮;说法神龙绕,谈禅世味销。摩霄回首处,身与白云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寺先后由释步德、题安事主。1980年释品参入主,修建佛堂、僧舍。1987年以来,释题福事主,开展禅农和旅游业活动,集资五十余万元,先后扩建大雄宝殿、观音楼。1996年重修太姥娘娘殿。同时修建客房,安装电路,整修一条通达下寺(国兴寺)石阶路,方便了登山游人和香客。 (摘自《福鼎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