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运糍
过去,哪家新房刚落成,新房主人会亲自制作一些捞运糍,分别派送给街坊邻居和盖房子的师傅。这一传统习惯一直流传至今。
据说,早在清朝时百姓建屋盖房就已经要食用捞运糍了,意指“美美甜甜送顺好时辰”。“糍”与“时”同音,有时来运转之意,上梁时吃些捞运糍,既是图吉利,也寄托了新房主人的美好希望。也正是如此,再美味的糕点也不如捞运糍有意义。
制作捞运糍前,只需先将糯米掺入少许大米磨成粉,和水拌匀,再将这些拌匀的面团捏成一个个长条形的小粉团,下锅烧沸后迅速将其捞起,倒入炒熟的黄豆粉和白糖中滚动,待小面团均匀粘上黄豆粉时便可直接进食。香喷喷的金黄透亮的捞运糍可馋人,制作人也经常做着做着恨不得马上吃到嘴里,香甜之余又韧又不粘牙,久吃不腻,趁热吃时嘴里还会充溢着黄豆的香味,久久不散。因食用时只需放入沸水烧开捞起就可,亦被称为“捞汤糍”。 □ 赵小月
高丽
“高丽”有真假高丽之分。真高丽所用的原料为猪肥漂肉和蛋面糊,而假高丽则是用福鼎特产的槟榔芋为原料烹制而成。由于这两种美食形状大小相同,而且都是在表面上裹着一层白糖,像霜一样,假高丽又被形象地称为“挂霜芋”。
福鼎的高丽主要配料是蛋面糊。其做法:先将猪后腿肥膘肉切成四方形。放在锅中氽一下,待肥肉硬起来,并且煮熟为止;再取出切成条形小块,放入锅中再氽成用手一压即断的状态(必须达到吃到嘴里根本就没有肥肉的感觉为止);再取出用开水淋一下,用面粉和鸡蛋搅拌成蛋面糊,与肥肉裹成后放入6成左右油温的猪油锅中炸开,炸至金黄色后,捞起,沥干油,冷却备用。要开席前再进行第二次下锅,稍炸后捞起。接下来是煮糖油,一般750克的肥肉用4两白糖,水少许即能淹没白糖为止,煮成有丝后锅离开火,将肥膘倒入糖油中进行翻炒成表面挂霜。
为什么这道美食称为“高丽”?有人说是由朝鲜传入中国;也有人说成品的高丽经过油炸膨胀后长约5厘米,宽约2厘米,外形经油炸后与高丽参非常相似,所以人们就习惯就将它称之为“高丽”了。 □ 王代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