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福鼎出高速公路,上省道经前岐沿着参差的山路在沙埕湾北岸行驶,到半岛的尽头大约50公里的路程,便抵达我们的目的地———沙埕镇。沙埕是一个依山面海的古镇,山脊的另一面就是浙江。从海拔高度240米高的大坪岗往东南方向的海岸,一处名为虎头鼻的突出部成为福鼎市沙埕镇水生村与浙江省平阳县沙岭村的交界。
赶海
清晨,沙埕的石板路折射出静谧的光线,漫步在这陌生的环境里,街坊上的小店大都还保留着传统的砖木结构,店面不宽,门开在左侧,窗则开在右侧,店面格式很是奇特。
坐上舢板,船工把我们的行装与FB物资一一搬上客船。沙埕与台山之间的中线即是东海区南北航线,过往船只甚多,水深浪高。即将驶入深海的我们,无比兴奋,跳上船头目光跟随着浪花逼近海面,看泡沫飞腾,海浪翻滚。海风吹乱了我的头发,不一会儿,碧蓝的海水跃了出来,我的心也随之欢呼雀跃,不自禁的哼起了《大海》。
只有在船上,才能真正感受到大海的魅力。它时而平静,时而放纵;它时而退却,时而执著;它时而低吟,时而汹涌。迎船头的海风站立,倾听着海浪的狂呼欢笑是一种极尽之致的享受,好似拾起了600年前郑和下西洋之时的风帆,所向披靡的驱驰在这浩瀚的东海之上。
上岛
星仔岛属无居民海岛,是我们回程前的计划之一,因其形似北斗七星排列,又名七星岛,周边海域贝壳、鱼类资源丰富,我们看中的却是星仔与东面另一主岛之间宽约500米那清澈见底的海峡,能见度达10多米,可与马来西亚、泰国媲美,此地是由厦门顽石航海俱乐部探险所发现,属于未开发区。
两小时过去了,已经能依稀见得岛屿的影子,待它的轮廓渐渐清晰,心中却有几分失落,却不得不离船上岸了。客船在靠向西台岛时经过一块形如雨伞的巨石,身边还溅起了一圈浪花,原来这就是当地著名的景观,被称为时而似一只下海的海龟,时而更像一头昂首的雄狮,时而似一只小心翼翼的海豹,时而又如一只正欲展翅的雄鹰,有时却像一枚被啃过的苹果核的———雨伞礁。
探寻
我们上岛后安置了营地后,就去了台山唯一一家客店吃了海鲜大餐,满桌不是贝类便是石斑鱼陈列,在船上即便吐得十分狼藉的,也大快朵颐起来。饭后便急火如焚的向雨伞礁奔去。雨伞礁在潮涨时看似独立,却又在潮落时与西台岛相连,在相连的岩石上有几级隐秘的石阶通往礁石,进入有一个石洞,洞里是一圈宽敞的坑道,每格一定的距离置有一道混凝土钢板门,在四个对角的方向各有一个观察孔,从洞中望出去有绝佳的视野。听说这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防御工事,已经废弃。
从西台往东北海岸线探寻,眼前赫然出现一道狭窄,仅三、四米的裂缝,它将西台岛的东北角隔成一个岛中之岛。浪花在幽暗的裂缝底部翻腾汹涌,裂缝的顶端有一座宽不到一米的水泥桥,听说是早年部队驻防所用。再往东行,当我们以为把东台西台几乎翻了个底朝空时,才知道岛上的战争痕迹数不胜数,除我们所见过的六七处外,还有许多已经被时光的洪流所冲散了。
码头边,几艘采淡菜的小艇正要出港,而我们拿出了鱼竿与小桶钓起了鱼,此时的季节里只有石斑鱼可钓,却没想到,不出一个小时,用排钩的同伴竟钓上了二十多尾硕大的石斑鱼,比其几年来所钓之鱼还多。 □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