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天是一个倾斜张裂隙,洞长达60多米,高40多米,两块直顶云天的石壁从中裂开一罅,颤震了相距不及一尺的隙缝,露出天光一线。狭窄的洞壁,只能容许一人贴壁慢慢行进,但这里的岩壁,似乎附有灵性似的能张能缩,无论胖、瘦都能恰如其分的通过。洞中窄径坎坷不平,行者眼不能下视,只能靠脚探路,贴壁侧身,屏息而行。行途中有一石如斧,与石壁形成一道夹缝,游者需侧身趴在石上,提气收腹,用二手臂力,来个“俯卧撑”动作慢慢挪动身体才能通过;紧接着,有一石梁直卧洞中,游人只好又走“平衡木”的方式,从石梁上颤抖地走过;出洞时,又有“卡脖子石”挡道,使得游人必须蹲下身子,让脖子对准石尖通过。一路上,时而是天如一线,时而见悬石摇摇欲坠,时而觉得两壁间穹天伸去,时而又感到逼近身体,如险似危。一路上,时倒、时蹲、时卧、时爬、时挤、时俯、时仰……调动全身本领,历经摸爬滚打,完整做完一套“太姥健身操”,才能复见丽日蓝天。
尤其绝妙,则在春秋之季或夕阳西下之时。那时,山中的云锦霞彩,变幻莫测,在一线天洞口俯视,只见云雾一束束、一团团地向幽深坠道,慢慢飘落,形成云天万道,而此时若入洞中往上仰观,却是青天一线中,缕缕烟雾,忽忽蒸腾,恍惚之中,如入仙界。要是三伏炎夏,在你汗流夹背时,只要往洞口一站,便有一股不停不歇的冷气自石罅扑面而来,顿使你的心神俱旺,忘却旅途的疲倦。
“古穹何年辟?中间别有天,窦穿云影细,漏入曙光偏,危石常欲坠,悬崖似欲连。丹邱何处是,玉仗倚山边。”这首明朝姜芳的诗,道尽了一线天奇、险、幽、神的特色。故此,有人说,到了太姥山,不钻线天,景观丢了一大边。当然,这样说来未免太偏激、夸张了,不过一线天的奇特诡秘倒也从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