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艺表演队在校运会上向来宾展演了新采编的舞蹈节目
福鼎新闻网讯(陈敏)上个月,市民族中学举行增挂福鼎一中桐城校区揭牌仪式,意味着一中与民中正式牵手,成为共享互助的亲密伙伴关系,也预示着民族中学在提升教育质量、发展民族教育事业的征途上又往前迈进了一大步。
据福鼎市民族中学(福鼎一中桐城校区)校长郑敬强介绍,此次民中与福鼎一中合作,将为民中带来实质性影响。据了解,福鼎市民族中学(福鼎一中桐城校区)今年拟招收8个班的学生,包括面向市区三个街道电脑派位招收4个班(共220人),自主招生4个班。其中,4个“派位班”将全部采用福鼎一中的教师资源进行教学,包括语、数、英、政、史、生、体等各学科,真正实现“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教育资源共享模式。“我们希望能借助一中教师的力量,来让我们的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郑校长说。同时,民中将轮流选送教师到一中任教,双方实行双向交流,学习一中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经验,促进民中教师成长。并通过两校初中部开展“联研联训”活动,来促进教师资源的整合,加强教师队伍的整体建设。
福鼎市民族中学创办于1987年,是一所市直寄宿制独立初中,现有班级12个,学生442人,在编职工100人。2005年,民族中学与原福鼎十八中合并,当时的学生达到了1700多人。但受生源竞争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学校的学生量逐年减少,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民宗局对此十分关注,大力改善民中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校管理,这两年民族中学的发展又有了慢慢起色。在今年的中考中,民中上一、二级达标校的同学占学校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与往年相比有较大的飞跃。趁着不断发展的良好势头,市委市政府此次又为其增挂一中分校区校牌,无疑为民中未来的发展打了一针强心剂。“这是我们学校的一大喜事,对于全校师生来说是一次信心的再鼓舞。我们会借助一中的优秀品牌,借鉴一中的办学理念,争取将民中办得越来越好。”郑校长说。
目前,民族中学新的教学楼以及新的学校大门正在建立中,预计新学期开学前能完工。教室的课桌椅以及多媒体设备等也将进行更换,为初一新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郑校长说,民中会依托一中的力量再次发力,希望能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期望,争取将民中打造成优秀的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