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浮躁虚华的社会中,大多数家长把孩子当成资本运作的基点,给了他们太多的美好期待和社会功利。而过高的期望与现实的低俗又形成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忙不迭的带上孩子去书店搜寻《三字经》、《弟子规》等古训,帮孩子报名参加胎教班、早教班、特长班……从幼年到高中都是家长强加于孩子身上的各种竞争。
这边厢又纵容甚至培养孩子自私自利的恶习。从以前比谁尿得远、树爬得高,演变为谁家房子豪华、谁爹职位高的社会攀比,哪个不是家长潜移默化的过程?孩子从父辈在各种自悲到自恋一系列社会交往中,感到迷茫、焦虑与困惑。
学校,让一个孩子变笨的地方。这是约翰.霍特在教学生涯中的一个判断。我个人认为,这不仅仅是种悲哀,却也是个不争的事实。就拿语文作文写作教学来说,早有张之洞在做四川学政时写就的《书目问答》,其中有一篇叫《戒早开笔为文》:近个风气,年方幼学,其胸中尚无千许字,何论文辞,更何论义理哉?而文理未得明顺者,岂非欲速反迟?
现在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二年级就要求孩子写日记、周记。词不达意甚至莫名其妙内容的都有。老师急,家长更急,迫使我们用最少的时间强迫孩子多读、多写。拔苗助长式的方法大都适得其反,以失败告终。
我不敢妄言。但我经常反省,教学评估机制与具体的教学方式怎么平衡才能让孩子更好的吸收、主动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在学校,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迫使我们只顾按教学大纲与自我对教学的理解,把答题思路努力、详尽地告知学生,而无法明晰地去了解每位学生的创造思维,强加传授,而无法互动的方法定然使某些学生不了解、不接受。这种情形难免使某些学生厌学甚至逃离。皮肉的懒惰仅仅是皮肉之苦,精神的懒惰带来的是人类素质的降低。谁之过?
失败,首先是整个机制和老师的失败!
同时,我们的媒体宣传机构该当如何去承载一份厚重的社会道义与文化传承?少儿漫画中充斥着各种血腥、情色,少儿电视中各种喜羊羊光头强等“幽默剧”中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坏蛋都是软弱可欺的!”这些让孩子心理无法成熟。生理过早变异的宣传早使孩子无从正视时间或空间的正常迁移。
家庭、学校、社会这三座大山如此急迫的功利期望竟然让花朵去承载各种使命,孩子焉能不失败?
我们,都该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