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程度的加剧,城乡之间的教育师资水平差距正逐年被拉大。伴随着教育的失衡,农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凸显。特别是常年在城区工作却没有城区户籍的人群,孩子上学问题成了一道尴尬的选择题:在老家入学让孩子跟着爷爷奶奶,明显对孩子成长不利;放在自己身边,又面临“没户籍”的烦恼。也许有人说,政府不是给农民工子女安排了指定的学校吗?再说还有一些私立学校可以选择。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民工子弟学校跟城里的一些优秀学校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上私立学校对农村家庭来说又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当然囿于客观条件,现阶段我们还不可能做到百分百的合理和公平,但是在过渡转型期,我们能不能出台一些更合理的制度,让一部分农村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抑或是我们在落实各项制度时能不能充分考虑到弱势群体的感受,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
笔者探寻了一下,基础教育失衡发展无外乎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办学条件差距大;(二)师资配置不均衡,农村学校优秀教师流失严重;(三)人才培养观念存在差异,学生发展不均衡;(四)城区办学规模较大,农村学校学生逐年减少。针对以上因素,近年来,我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好政策,如鼓励优质学校组建教育集团,扩大优质学校辐射范围;强化落实城乡“校对校”交流、帮扶工作;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质高中农村定向招生等。这些政策的出台一定程度缓解了教育供需之间的矛盾,受到民众的好评。但不可否认还存在着诸如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城镇子女同等的入学待遇等问题,离真正的教育公平,我们还任重道远。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做到教育公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个过程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阶层人士长期坚持不懈地推动。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它考验着我们每个人的良知。我们呼唤全社会都来关心弱势群体的孩子,让他们都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刚刚,全国第七个扶贫日主题宣传活动暨第
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我市举
2020年全民健身百村行(贯岭站)之第八届美
登高望远 相伴相行
焦点访谈:为了大地春常在 杀出一条血路
海口社区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文明创建
山前:整治环境 树立形象
福鼎:文化惠民演出  润泽百姓生活
开展“断卡”行动  打击新型网络诈骗
我市组织收看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
9000万元!“全闽乐购·畅享宁德”全闽乐
《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工作方案》
今天全市8所中学2842名高三学生复学
毒品盯上电子烟!拱北海关查获走私大麻电
福鼎法院集中宣判4起涉恶势力集团犯罪
专家学者对福鼎饼花的评价
秋空明月悬 童趣满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