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道G228线福鼎市佳阳畲族乡双华至象洋段项目加速建设,路基工程量完成60%、桥梁完成96%、隧道完成50%,朝着通车的目标稳步迈进。 作为国省级重点项目,同时位列国家级交通战备路网,该项目是连接福建省与浙江省的关键通道,建成后将打通闽浙国道G228堵点,推动浙江省苍南县马站镇至福鼎市佳阳畲族乡双华村的路程由半个小时大幅缩短至5分钟,对促进闽浙区域经济交流、提升交通战备能力意义深远。 该项目的稳步建设,得益于我市创新推行的工程项目招投标“评定分离”新模式。据悉,以往招投标环节存在诸多人为干预“风险点”,“人情标”“关系标”屡禁不止,导致评审结果偏离公正轨道。而“评定分离”模式的出现,成为打破过往困局的关键。 去年,围绕建设公平市场环境,福鼎在宁德率先启动项目招投标“评定分离”试点,促进招投标“阳光交易”。“在国道G228线福鼎市佳阳畲族乡双华至象洋段项目招投标中,我们通过‘评定分离’,采取公路工程和佳阳新能源产业园场地土石方处置一体化方式,解决了项目约2.6亿元的资金缺口,又择优确定央企优质施工单位。”福鼎市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蔡永真介绍,去年5月,该项目确定中标方,去年6月中旬即进场清表施工,合同工期20个月。 转变作风,惠企利民。我市进一步制定《“评定分离”2.0版招标模式标准流程指引》,搭建房建市政、交通、水利、渔港等四类项目评定工作机制,以制度刚性约束人为操作空间;严格界定“评标”“定标”工作内容,在评审出定标候选人基础上,现场解密定标方案,坚决杜绝中标环节的人为因素;组建“国有资产评审专家库/清标定标人才库”,对53名工程类、经济类中级及以上职称专家规范使用,对投标企业进行客观公正评审,杜绝“人情标”“关系标”。 在此基础上,我市持续发力,全力阻断利益输送“环节链”。将“评定分离”纳入市委、市政府“三重一大”决策事项,并积极指导项目业主规范制定招标方案,明令禁止设置不合理评标要素门槛,从源头上阻断围标串标等违规行为。此外,鼓励“择优+竞价”定标机制,明确赋予招标人择优定标权,压实其全过程责任,实现权责对等、闭环管理,让招投标市场在规范有序中焕发新活力。 制度约束与机制创新之外,我市更以科技赋能,全力织密防腐“防护网”。构建“公开+科技+执纪”立体监督网络,依托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实现招标公告、评标过程、中标结果全流程线上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创新“加密传输+现场解密”机制,切断定标方案泄露链条;组建监督小组,邀请纪委监委、审计等部门全程介入,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手段监测围标串标行为,让违规操作无所遁形,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治理。 截至目前,我市已成功对14个项目实行“评定分离”模式,招标项目发包金额累计16.33亿元,共节省资金约1.56亿元,让招投标全流程在阳光下运行,无一例发生串标及投诉现象,营造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 “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我们将持续深化‘评定分离’改革。一方面,总结国道G228线等项目的成功经验,扩大试点范围,逐步将模式推广至更多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另一方面,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升级公共资源电子交易平台功能,利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进一步提升招投标活动的智能化、透明化水平,为城市发展营造更加清朗的环境。”蔡永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