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入中秋,福鼎依旧绿意盎然。从郁郁葱葱的森林,到物种丰富的林下,在福鼎的广袤山林间,利用林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发展起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多种经营模式,一场传统农业向林下经济转型升级的新“风尚”悄然酝酿。 太姥山景区森林树屋李步登摄 同时,围绕森林游憩、森林康养和自然教育,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金牌旅游村、美丽乡村建设,我市积极打造森林旅游、康养林业新业态。 随着绿色“分值”节节攀升,生态“版图”徐徐铺展。绿色经济正“加速跑”,逐渐成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 日前,记者来到桐山街道柯岭村的马蹄笋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竹林深处,不少竹笋悄然探头。村民雷阿贵正忙碌着,细心地挑选着每一根冒头的鲜笋,手中的锄头上下翻飞,不一会儿便收获了两筐竹笋,“基本上我一天能赚200-300元。”雷阿贵说。 柯岭村地处市区西郊,有着丰富的林地资源。由于柯岭村土壤肥沃、水源丰沛,这里出产的竹笋富含粗纤维,水分饱满,口感香脆且甘甜。近些年来,依托福鼎市桐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村民们共享竹业红利,通过对1000亩马蹄笋基地进行科学化、标准化改造培育,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产业道路。 林业局指导林下经济立体化种植 “我们村民联合成立了合作社,逐年对马蹄笋基地进行改造,现在已经有370多亩改造完成。”福鼎市桐岭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马蹄笋基地负责人雷新义介绍,改造是在原有的竹林上进行疏密,并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经过我们的改造,生长出来的笋相对来说就会口感更好。旺季的时候销售量可以达到3000多斤。”雷新义说,得益于柯岭村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社员们夜里23点采下的竹笋,在第二天凌晨3点前便能送达市场。 “市场对我们笋的质量非常认可,可以说是供不应求。”雷新义介绍,合作社目前主营业务是鲜笋的生产与销售,同时也涉足加工,例如将竹笋制作成酸笋,进行腌制并推向市场。 在合作社成员的齐心协力下,渐渐地,从田间到餐桌,一条完整的马蹄笋鲜笋生产、销售产业链条逐渐形成,催动柯岭村群众致富路上“马蹄疾”。据透露,根据“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合作社成员多的一年可以增加十来万的收入,少的也有三五万左右。同时,依托合作社,部分村民得以通过土地流转,以及参与竹林改造及竹笋加工等工序,从而拓宽增收渠道。 一铲又一铲,一筐又一筐。就这样,在广袤的林下,带着泥土清香的竹笋,化作了真金白银,流进了村民的钱袋子。 二 林下经济以蓬勃的态势滚滚向前,极大地促进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近些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由政府引导、科技支撑、农户参与,我市充分利用林下空间,打造立体式的高效林下经济产业,走好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道路。 “我们助推林下经济有几个方面,一个是我们有科技特派员制度,我们会时不时的派科技特派员,去各个林业企业指导他们种植工作。”市林业局林业改革与产业发展股副主任林达隆介绍,目前,我市共有林下经济发展面积6.9万亩,孕育了黄精、铁皮石斛、金线莲、天麻、红菇、蜂蜜等10多个林下经济建设项目,“我们会常去这些林下经济建设项目的基地指导他们进行林下经济立体化种植。比如地面可以种植黄精、三叶青、大青叶这些中药材,树枝树干可以种植铁皮石斛等。” 磻溪镇蒋阳村福鼎市惠民生态农林专业合作社,就是我市打造的其中一个林下经济立体种植示范基地。今年,该基地将迎来第一次收获的季节。 “我们目前有种了200多亩,主要有黄精、重楼、草珊瑚、红菇、铁皮石斛等作物。其中黄精比较多,可能有100多亩。”看着中草药作物蓬勃生长,福鼎市惠民生态农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雷代华喜笑颜开。 好山好水孕育好产品,随着第一次收获季节的临近,好消息也接踵而至。不少收购商看中了磻溪镇海拔高、自然环境优越的地理条件,提前向惠民合作社抛出橄榄枝,希望能够提前订购这些优质产品。“目前市场上,黄精的价格大概在五六十左右,红菇一斤大概是四五百左右。”雷代华说。 逐“绿”前行,我市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向而行,通过精心布局与科学管理,目前,林下经济建设项目总产值达5.35亿元,参与户数达7200户。截至2023年,全市已登记涉林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19家,其中省级示范社2家,宁德市级示范社8家,福鼎市级示范社13家,展现出绿色经济“加速跑”的强劲势头。 三 踏入太姥山的怀抱,满目碧绿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大自然以光影为笔触,在广袤的森林上勾勒出无限生机。 太姥山位于福鼎南部,树种与物种资源丰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达94.5%,负氧离子浓度充盈,释放着源源不断的生命活力。 柯岭村村民通过竹笋种植增收致富 立足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我市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与大荒(福建)茶业有限公司合作,全方位盘活森林资源,全国首个以白茶为主题的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便应运而生。 “这边的森林资源条件很好,是适合森林康养的天然林。”大荒(福建)茶业有限公司创始人付明峰认为,太姥山具有非常优渥的森林康养条件。“我们在开发这个森林康养基地的时候,是把所有的林木都完整保留下来的,只是在森林防火带林间的空地上面,把老茶树补植进去。” 茶林共生,既能有效阻止森林火灾,又创新了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增绿又增收。老茶树群与森林康养、观光旅游以及森林食品开发相结合,让传统单一的森林资源,乘着福鼎白茶产业发展的东风,开启绿色经济时代的全新篇章。 “我们在常规的森林康养活动的基础上,还打造了一个比较有特色的茶旅项目,叫‘认养茶树’,就是通过带领游客到茶山认养茶树,参与到大荒守护老茶树的公益活动中。”付明峰说,希望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去感受白茶老树魅力的同时,也能让更多人参与到生态保护的活动中。 围绕森林游憩、森林康养和自然教育,近年来,我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金牌旅游村、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培育森林旅游、康养林业新业态,坐拥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单位1家,省级森林康养基地3家以及宁德市级森林人家4家,实现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