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名山出名茶”,太姥山也不例外。太姥山所处的福建省福鼎市,作为“中国白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缘于六大类茶(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之一的白茶首创于福鼎,主产于福鼎,同时福鼎大白茶品种又是中国茶树良种的对照株和中国推广面积最大的茶树良种。白茶,顾名思义,色白,这取决于这种茶表面满披毛茸茸的白毫和冲泡时汤水色淡味清这两种固有属性,其茶青采自“毫显芽壮”的福鼎大白茶的芽叶,其制作采用传承了三千多年的“自然萎调、不揉不炒”传统工艺,而这两样“法宝”都源自太姥山。
太姥山自古产茶。与“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得荼而解”相呼应,尧时的太姥娘娘也在太姥山中发现了茶,并将茶的芽芯晒干用于救治麻疹,这便是白茶的最初雏形。白茶是六大类茶中最先被制成的茶,古人在先秦时期就采取了“晒干或阴干”的方式对茶叶进行简单加工,保存茶叶以备祭祀、治病、静修、品饮等不时之需,其工艺类似于现代白茶,我们称之为古白茶。太姥山古白茶在唐朝时就已很有名,陆羽《茶经》所说的“永嘉县东(南)三百里有白茶山”,指的就是太姥茶。
之后,随着绿茶等其它种类的茶品出现,原始的古白茶渐渐地淡出主流茶饮。幸亏,隐身于崇山峻岭中的太姥山原住民们,默默地将这种原始的茶叶加工方式保存了下来,并延续了千百年。到了明朝,人们给这种茶的芽针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这就是明《广舆记》所说的“绿雪芽”,田艺蘅喝过后忍不住在《煮泉小品》中赞道:“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尤为可爱”。明末清初时,绿雪芽声名更盛,清初周亮工《闽小记》、郭柏苍《闽产录异》、吴振臣《闽游偶记》、邱古园《太姥山指掌》都提到她的芳名。但,当时的太姥山绿雪芽茶产量甚少,常人难得亲近,难怪汪懋麟诗叹:“贻我绿雪芽,重比南山贾”。
一直到了清嘉庆元年(1796年),福鼎茶人看到白茶的潜在商机,特意向太姥山人学习古白茶制作工艺,采用本地“菜茶”制成“土针”,茶业界公认此为现代白茶诞生的标志。清咸丰六年(1857年),一孝子据说是得到太姥娘娘显灵指点,在太姥山鸿雪洞绿雪芽古茶树下找到一株小茶苗,将其移植到山下并繁衍开来,福鼎茶人便用这种茶树的芽制成了白毫银针,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白茶。白毫银针一经制成,就作为特种茶专供海外市场。
幸好,今人已将那株从太姥山中移植下来的绿雪芽小茶苗,繁衍成大名鼎鼎的中国茶树良种福鼎大白茶,我们才有幸得以喝到这种历史名茶。
到了太姥山,不可不去鸿雪洞喝杯太姥山白茶,体验一下先秦古茶的风韵。鸿雪洞是太姥娘娘炼丹的地方,洞内终年仙气萦绕,洞顶顽强生长着的绿雪芽古茶树,那口据说是太姥娘娘开凿的丹井仍汨汨涌泉。在此,用丹井水泡绿雪芽茶,该是何等的惬意!取个透明的高杯,投一小撮太姥山民古法制作的白茶,温润之后再缓缓注入烧开的丹井水,先是欣赏茶针在杯中左右腾挪、上下悬浮,三五分钟后再咂一口带着原野清香的热茶,仰头任其淌过舌身、沁入心脾,将五脏六腑淘洗一遍之后,您会顿觉超凡脱俗,不惹人间烟火。(鼎佚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