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闻网讯(廖诗雄)一辆辆车辆在柏油路上匆忙而过,道路两旁新种植的行道树、草坪、花卉,远处海水泛起微波,偶尔还有船只的航道上来往,对岸是正在建设的如火如荼的商住小区。行驶在福鼎市梅奥大道上,映入眼帘的处处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是福鼎市今年首条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景观大道,成为40年来福鼎交通事业飞跃发展的一个缩影。福鼎是闽浙交通门户,40年前交通状况十分落后,1956年元旦,福分公路(今国道104线)建成通车,成为穿越县境的第一条公路。1987年底,福鼎境内县道仅有1条,19.8公里,属四级公路,沙石路面;乡村公路39条,370公里。1995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626.7公里(未含村屯道路715公里)。2003年,福鼎境内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2009年,动车开通,福鼎铁路实现零突破,直接进入高铁时代。
要致富先修路。如今,福鼎农村、城乡、市外道路实现了网格化、一体化发展格局,全市交通体系不断完善,有力助推了福鼎社会经济的跨越发展。
城乡交通:进城的距离越来越“短”
“这样的路好开多了,从白琳到福鼎比走原来的路省了有十来分钟。”铁锹大道即将竣工时,白琳镇茶业协会会长林海体验了一把新道路带来的便捷:路况好,速度快,时间短,从白琳进城的距离在“缩短”。
按照以往的路线,从白琳进城首先需要经过一个长坡和大转弯,途径点头镇约10公里,点头镇到福鼎城区还要上下两个大长坡和大转弯,整个行程颠簸而危险。2013年9月,白琳寨隧道完工通车,使得白琳镇通往点头、岩前及市区的交通条件大大改善,彻底改变原先绕山而走、翻山而过的交通环境。同时点头镇至福鼎市区的道路也经过多次截弯取直,特别是今年3月,县道973宝庙至马洋段公路改道工程的顺利完工,进一步缩短了福鼎至点头、白琳、磻溪等乡镇的距离,改善了沿线乡镇的交通环境。
近年来,福鼎立足“东扩南移面海”的城市发展战略,加大城乡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先后完成了硖门(南埕山)隧道、薛家山隧道、百胜山隧道、八尺门大桥的建设,实施了铁锹大道、滨海大道、福东大道等重点城乡道路的建设,大大提升和完善了城乡道路交通网络。据统计,目前福鼎境内县道11条382公里,均为三级公路,总里程比1987年翻了19倍,进城的速度越来越快。
同时,福鼎进一步借助城市发展,加快了一批城区道路网络的建设,先后建成了环城北路、潮音北路、梅奥大道、铁锵大道、玉塘大道,以及对龙山南北路、江滨大道等道路的拓宽改造,逐步形成了一个完整从城区交通环线。此外,在岗尾大桥、江滨大桥、桐山大桥、彩虹桥、普后大桥等桥梁的建设,进一步增强了桐山溪东西两岸城区的联系。
市外交通:一步跨入“高铁时代”
“动车一开通,我孩子刚好要到福州参加电子琴比赛,我就带着孩子第一次体验了一下动车,感觉很快就到福州了。”已有30年教龄的教师林时进说道,89年,他刚毕业不久要到福州参加学习培训,坐中巴车走104国道,沥青路面,少不了颠簸,行程8个多小时。印象里,40年前,福鼎人经常要带着干粮去福州,路上连上个厕所都很不方便,十分辛苦。
据福鼎县志记载,1949年以前,福鼎境内仅有1公里简易公路,而陆路交通运输则停留在徒步、肩挑、马车的落后状态。1956年福(州)分(水关)公路通车过境后,相继修建省道沙(埕)吕(峡)线,以及县、乡(镇)、村公路。此后,以国道、省道(沙吕线)干线,从县城中心连结各乡镇村庄的路网逐步形成。而借助沙埕港的优良航道,海运交通相对发达。1995年,福鼎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626.7公里(未含村屯道路715公里),先后开辟省际营运线路14条,日发车辆94班次,平均日送旅客6923人次。
2003年6月28日,沈海高速公路正式通车,成为福鼎第一条贯穿境内的高速公路。至此,国家公路交通主干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三线福建段全线通车,高速公路贯穿福建南北,也标志着我国沿海大通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段高速公路通车后,福州到福鼎只需要两个半小时。
2009年9月28日,“和谐号”动车组驶出福州火车站。当日上午7时44分,伴随一声汽笛长鸣,搭载1200多名旅客的D3102次“和谐号”动车组稳步启动,快速驶离福州火车站。这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客运快速通道之一的温福(温州-福州)铁路正式通车开出的首列动车组。温福铁路的通车标志着福鼎交通直接进入了“高铁时代”。
随着沈海复线双贯岭至柘荣段工程以及宁东线沙埕湾跨海公路通道工程,相继进入施工建设,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了福鼎作为闽东北门户的区位优势。
乡村交通:“村村通”直达美丽乡村
福鼎店下镇东岐村到镇区仅有3公路,而且路途较为平躺。
“我小的时候,经常是走路去镇上的,一走就是50多分钟,那时候道路就是土路,很难走。”出生在东岐村的“80后”林家利说,90年代的福鼎农村很少有硬化公路,大多是机耕路,村民出行的交通工具也都是拖拉机,后来才有了柴三机。现在,有了硬化公路后,骑电动车只要10分钟左右。
2015年7月15日,杨家溪至赤溪的杨赤旅游公路全线建成通车。这条公路串起霞浦杨家溪和福鼎九鲤溪、太姥山三景区,并有效改进沿线乡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助力扶贫开发进程。而受益最大最直接的深处大山的“全国扶贫第一村”——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该道路直接促进了赤溪村旅游经济大发展。仅2016年,赤溪村就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村民从原来单纯以农为业,向山地农业、农家体验、餐馆住宿、旅游产品、劳务服务等多种增收幸福嬗变。
除杨赤旅游公路外,目前通往赤溪村的公路还有太姥山通往赤溪村的蒋太路、杜龙线、白琳至赤溪旅游公路、纵一线嵛山支线(赤溪—嵛山)等,每天从村里到邻近乡镇的公交车有十多辆,赤溪村俨然成为了一个交通小枢纽。
自2003年起,福鼎市分两期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2003年至2008年以建设“一村一路”(指通达行政村)公路为主;2009年至2013年除继续行政村通达公路任务至2010年底全面完成外,2009年另外启动以行政村为节点的“上衔下延”(指向上通达行政村,向下延伸至自然村)农村公路建设,实施大规模的农村道路拓宽硬化。截止2014年底,全市250个行政村全部事项通村公路建设。截止2017年底,福鼎共计完成行政村水泥路面硬化963.96公里,通自然村公路硬化453.8公里。
2011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将村村通客车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福鼎在村村通公里的基础上大量实施村村通客车行动。目前除沙埕台山及太姥山东星两个海岛村外,其余所有行政已全部实现通客车。
目前,福鼎乡村公路879条,2118公里,均为等级路,总里程比1987年翻了近6倍。同时实现了行政村通硬化公路率、农村公路入库列养率、具备通客车条件行政村通客车率、县级农村呢公路机构设置率“4个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