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群山叠翠,福鼎白茶正以“一片叶子”托起乡村振兴的致富梦。为守护这份生态财富,福鼎市公安局创新打造“生态警务+产业护航”模式,以“警务前移护茶市、生态织网守青山、法治利剑铸品牌”三大行动为抓手,将平安建设深植茶产业全链条。 警务前移护茶市平安底色映茶香 发展产业,离不开稳定的治安环境,为守护好这片“致富叶”,市公安局秉承“警务围着茶园转,民警围着茶农转”的工作理念,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宣传。 “采茶早出晚归是个辛苦活,大家可要捂紧‘钱袋子’,别让不法分子骗走了血汗钱。”4月10日,市公安局点头派出所民警将反诈课堂搬到了茶山上、田垄间。趁着茶农歇息的间隙,民警用“茶农听得懂、记得住”的方言土话讲解防骗知识,剖析刷单诈骗等典型套路,指导茶农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茶农老林坦言:“警察讲的案例就像咱身边事,一听就明白。”漫山茶香中,反诈的种子悄然生根。 清明节前后,茶青交易进入了旺季,点头镇茶青市场人声鼎沸。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队员穿梭在茶农与茶商之间,时刻提醒茶农保管好财物,确保交易安全有序。采茶季人流、车流、物流激增,交通安全、治安管理等挑战凸显。针对茶季交通特点,点头派出所启动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在重点路段严查超员载客、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并在市场进出口等重要路段增设警力,整治违停车辆,确保交通安全、畅通。 生态警务织绿网青山常在茶常青 在福鼎,万亩茶园不仅是经济命脉,更是绿水青山的生态屏障。近年来,市公安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态警务深度融入“三茶”融合发展大局。在点头镇成立福鼎市首家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为茶乡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工作站由森林警察大队、派出所专业警力组成,常态化开展茶园巡查、环保宣传及涉生态案件侦办,并定期对接茶业协会、合作社,收集生态保护问题线索,确保精准施策。以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为支点,福鼎公安联合林业、环保、水利等多部门握指成拳,建立协同执法机制,形成监管合力。 4月9日,福鼎市公安局点头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民警深入茶青交易市场,采取“随机抽样+重点检测”方式,对当日茶叶进行农残快检,并向茶农、经销商发放《茶叶质量安全告知书》26份。同时,重点检查7家茶叶经销户的进货台账和仓储条件,结合典型案例开展普法宣传,增强经营者守法意识。茶农老周捏着告知书感慨:“过去只想着多打药保产量,现在知道生态坏了谁都赚不到钱。” 为提升生态治理效能,福鼎公安打出组合拳:深化“林长+警长”机制,构建“生态警长+政府职能部门+网格员+志愿者”联防体系,运用“大数据+无人机+铁脚板”模式,实现空地一体巡查,严厉打击非法毁林种茶等违法行为。打防结合,有效守护了茶园生态底色。当“警察蓝”融入“生态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成为现实。 法治护航铸品牌知识产权守茶韵 “发现有假冒注册商标的茶叶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在前段时间举办的第三届白茶交易大会上,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正向茶企、茶农普及知识产权保护有关知识。 随着福鼎白茶品牌价值逐年提升,外地茶青假冒“福鼎白茶”的现象屡禁不止。市公安局高度重视“福鼎白茶”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立“白茶卫士”工作领导小组、依托“知识产权保护联络站”和“经侦警务联络站”,加强公安部门服务企业力度,建立“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司法保障”的知识产权打防工作机制。深入打击整治制假售假和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加大涉“福鼎白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惩治力度,强化司法衔接,完善案件移送机制,积极探索解决法律问题。 福鼎公安还主动把警务工作延伸到茶园茶企,组织民警上茶山、入茶厂、问需求,开展面对面宣传指导,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打造“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前哨”,提升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为护航福鼎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公安动能。 从茶青交易市场的治安巡逻到茶园阡陌间的反诈宣传,从联合执法守护绿水青山到重拳打击侵权假冒,一抹抹“警察蓝”始终穿行于氤氲茶香间,用精细化警务服务为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让“中国白茶之乡”的金字招牌在法治护航下愈发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