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畅水清
历史文化名村玉塘
桐城街道党群服务中心
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桐城街道御景园小区
宁德网消息(赵巧红)
初秋时节,穿行福鼎市桐城街道,新区新景在眼底铺展——
梅澳大道,宽阔平坦,无限延展,城市畅想在这里起航;
八尺门湾,碧波万顷,渔排漂浮,蔚蓝大海在这里展现;
滨海新城,塔吊林立,建设正酣,新兴城市在这里形成……
虽名为“桐城”,可在多年之前,这里却是一片寂寥滩涂。近年来,在福鼎市“东扩、南移、面海”的城市发展战略中,桐城街道勇挑“南移、面海”重任,以项目为抓手,呼应发展全局,桐城由此唱响了新时代城市发展的壮丽乐章。
项目建设战犹酣
9月12日,记者来到位于滨海新区项目建设现场,只见一处处工地,人机欢腾,来往的车辆穿梭其间,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环顾桐城,昔日的荒野之地,一座现代化新城正在崛起。
自1997年规划至今,桐城走过了22载的风雨变迁路。作为福鼎“东扩、南移、面海”城市发展战略的主战场,近几年来桐城街道共承接各类重点项目106项,时间紧,任务重,如何破题?
——路网先行。站前大道、滨海大道、梅澳大道、铁锵大道相继建成,一条条平坦开阔的城市“血脉”正在畅通,犹如导火索般引燃新区建设,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产城联动。桐城中心幼儿园、社会福利中心(一期)、文化艺术中心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905台旧址、沙龙填海等项目完成安征迁工作,各类重点项目任务有序推进,支撑起城市发展的强劲“脊梁”。
——倾心服务。当项目落地,街道又倾情倾力送服务,筑“暖巢”,从项目引进到规划实施,从破土动工到建成投用,桐城街道事无巨细、主导完成,企业倍感暖意。
新区建设,安征迁问题首当其冲。街道始终坚持“阳光拆迁、和谐拆迁”的理念,征迁部为党支部,支部牵头细化任务、分解难题,走村入户、夜访群众,全面完成安征迁工作,最终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在工程管理上,桐城率先出台《桐城街道工程建设管理意见》,规范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流程,完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制度,落实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责任。
一边是新区建设如火如荼,另一边,老城区旧貌换新颜。
城市环境一直是桐城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街道直击痛点,将中心城区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集中整治问题提上日程,着力攻坚城区环境“脏乱堵”等问题。据统计,去年以来,共清运站前大道、滨海大道、资国大道等城郊乱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1300多吨,拆除乱搭乱建200多处、临街铁皮搭盖300多个,共拆除违法建筑面积达16.34万平方米,完成年度拆违任务的204%。
如今的桐城,新旧城区遥相呼应,点燃城市发展新引擎。
党建引领谋发展
9月10日上午,福鼎市桐城吴华健茶叶经营部负责人一早便来到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在最新引进的个体户营业执照打印机前,不到两分钟,吴华健就领到了一本全新的营业执照。“本以为要折腾一上午才能搞定,没想到这么快就到手了。”吴华健感慨,现在来街道办事真是方便不少。
为实现居民最多跑一趟,今年5月,该街道引进包括个体户营业执照打印机在内的多台新式设备。“通过微信后台填写相关信息,相关部门在24小时内审核通
过后,居民直接在机器前刷身份证即可领取相关证件。”桐城街道组织委员邵克斌告诉记者。
简洁、快速、便民的服务背后是桐城街道大刀阔斧的体制改革。据介绍,桐城街道设立于1998年,下辖7个社区和15个行政村。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众多街道一样,桐城街道也一度直面所站多、任务重、责任大、权力小、重心偏等发展现状,基层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已越来越不适应城市基层治理的实际需要。
改革始于去年,在福鼎启动街道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桐城街道改革创新,迈上“变身”之路。街道将原有的10个内设机构整合为“五办一中心一大队”,即机关综合办公室、党建工作办公室、区域发展办公室、社会治理办公室、公共服务办公室、党群服务中心、综合巡查大队。在“做优体制、做实赋权、做强服务”上下功夫,机构“减肥”、事项“减繁”,增强服务、提升效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该街道还强化综合巡查大队,以街道巡防队、社区网格员、专业协管员为班底,划分476个巡查网络,建立五个片区网格巡查队伍,明确将12类156项事项纳入巡查范围,各村(社区)也创新方式方法,通过“法官工作室”“爱心在线”“十送暖人心”“日间照料中心”等载体,建设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红色驿站协商议事平台,提升服务治理水平。
如今的桐城,文明新风扑面而来。老年人合唱队、水丁舞舞蹈队,建设综合文化站、老年人健身中心,不断丰富居民生活;各行各业的能人、志愿者回归农村
(社区)“美好家园”建设中,开创事业,展现作为;“最美共产党员”“最美志愿者”“最美家庭”“最美文化人”为增进民生福祉添砖加瓦,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乡村振兴正当时
海面整洁、视野开阔、航道通畅,随着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的强力推进,如今的八尺门海域渔排改造初具规模。
一年前,这片海域却是另一番模样:传统养殖网箱随处可见、龙须菜密布海面,岸边白色泡沫浮球和花花绿绿的饮料瓶随处可见,拥堵而杂乱。
八尺门成为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的海上先行推动的代表。去年以来,桐城街道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把该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抽调精干人员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工作组驻扎在八尺门村,吃住在渔排,与养殖户交朋友,充分沟通交流,给养殖户算“经济账”和“环保账”,用真情打动,以科学引导,消除养殖户思想顾虑。
截至今年6月,八尺门海域已下水大网箱(24×24)58口,小网箱(4×4)75口,已全面完成锚固并投入使用,在全市率先完成全部渔排升级改造任务。
船行海上,波光粼粼,一派清新。对此,八尺门海上乐园酒店负责人李启仕有着更为直观的感受。几年前,李启仕和朋友在八尺门海域合作开起了这家渔家乐,生意红火,可周边漂浮的垃圾也让许多游客望而却步。“随着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的推进,环境面貌日益提升,游客量也逐渐增加,忙碌的时候一天要接待几十桌客人。”李启仕告诉记者,最近海域时常能见到白海豚,这在过去都是极为罕见的事。
桐城街道依山傍海,唯有山海联动,才能弹奏出乡村振兴“交响曲”。
眼下,秋茶陆续进入采收阶段。走进品品香茶叶生产基地,茶香四溢,机器轰鸣。茶产业是桐城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近年来,桐城街道大力发展扶持茶叶培育及加工,充分利用辖区内农业扶贫龙头企业福建品品香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平台,为缺劳力、缺技术和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户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
该街道还因地制宜建立“一户一策”的帮扶机制,通过综合采取发展生产、就业帮扶、企业带动、雨露计划、干部帮扶资金、小额贷款、教育助学、医疗求助、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增加贫困家庭收入,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巩固脱贫成果。
“下一阶段,我们计划深挖浮柳、三门里、八尺门等村落的生态自然禀赋,推进山海呼应,为街道发展提供绿色支撑,走出一条具有桐城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桐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吴敬亮表示。
(本版图片由桐城街道办事处提供)
桐城街道简介 >>>
桐城街道成立于1998年10月,地处福鼎市城区南部。辖区面积65.05平方公里,东起桐山溪南段、南至八尺门内港与点头镇相接、西邻管阳镇,北至汽车南站沿大兴巷——上龙山沿西至柴山。下辖7个社区和15个行政村,辖区常住人口8.2万人,流动人口4万多人。街道现有基层党组织101个,党员1612名。桐城依山面海,特产丰饶,山海资源丰富,104国道、沈海高速公路和温福铁路纵贯全境,是福鼎市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中心,兼容沿海突出部、城市繁华区、城郊结合部三类区域特征,是城市“东扩、南移、面海”发展战略的主战场。历年来共承接各类重点项目100多项,列入2019年的重点项目就有32项,其中省级重点项目2项,宁德市级重点项目11项。2018年全街道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74亿元、增长4.93%。2018年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累计完成28.25亿元,超额完成产值1.25亿元,产品产销率到达100%。街道线上商贸企业52家,2018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亿元,连续多年稳居全市第一。
桐城街道纪事 >>>
1998年10月撤镇设办,设立中共福鼎市委桐城街道工作委员会、福鼎市人民政府桐城街道办事处;
2004年12月,在桐城街道辖区的温福铁路福鼎站正式动工建设,并于2009年9月福鼎站正式开通运营;
2009年10月,桐城街道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称号;
2009年4月,街道规上企业——大吉刀剪公司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9年6月,桐城街道天湖社区正式成立,至此桐城街道管辖7个社区和15个村;
2013年12月,桐城街道被福建省民政厅评为“全省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称号;
2014年3月,滨海新区八尺门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动工建设,并于2017年底正式通车;
2017年9月,梅奥大道、铁锵大道等环莲峰山半岛路网正式通车;
2018年11月,启动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改制为“五办一中心一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