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开漫山坡毛真怡摄 ▶磻溪镇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郑宗著指导农户种植铁皮石斛 ▲福鼎市乡村振兴促进会组织种植专家、科技特派员等开展林下茶园套种中药材调研 ▶福建宁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速推进 项目方供图 磻溪镇林竹茶资源丰富磻溪镇供图 巽城红树林刘超超摄 盛夏时节,福鼎处处透着“绿意”—— 田畴阡陌间,水清岸绿人欢畅,美丽乡村阔步前行逐梦“绿富美”; 广袤山林中,石斛花开俏枝头,林下经济点燃绿色发展“新引擎”; 沙埕湾沿岸,碧海红树白鹭飞,向绿“碳”索,打造生态振兴“金名片”…… 一幅幅秀丽的生态画卷,正是福鼎深入践行“三库+碳库”重要理念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福鼎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紧紧围绕“一山一岛一湖一湾”的生态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宁德大湾区沙埕湾生态临港产业城市,不断增强绿水青山综合效益,提升人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和生态幸福感,奋力谱写生态“高颜值”、经济“高素质”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福鼎新篇章。 长效常治夯实“生态基底” 沿山路盘旋至磻溪镇,目之所及,皆是养眼之绿。如往常一样,磻溪镇林业站站长吴正兴与护林员分散在各个山头,开展日常“巡山”。“我们主要从防火、防病虫害、禁止非法捕猎野生动物等方面,长期保护森林,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处置。”吴正兴说。 磻溪镇是国家级生态乡镇,也是福鼎最大的生态功能区,全镇森林覆盖率达81.29%,林竹茶资源丰富。如何保护好优异的生态环境,给林业工作带来了不少挑战。 “针对非法侵占林地、毁林开垦种茶等各类涉林违法行为,我们充分利用‘智慧国土’‘数字茶镇’等监控摄像科技设备,壮大综合巡查队伍,加强‘人防+技防’组合效果,做到巡查挂号一个、监管销号一个,确保林区长治久安。”磻溪镇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郑宗著说。 青山有人管,绿树有人护。多年来,福鼎市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推深做实林长制,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并创新护林员管理机制,配备市级护林监管员、乡级生态护林员、村级护林协管员,建立巡护——监督——管理三级巡林护林体系。 2023年12月,福鼎市在全省率先引进社会监督,聘请20名来自各行各业保护森林资源、热心公益事业的“民间林长”,壮大森林资源保护队伍,推进护林治林社会协同治理。 2024年7月10日,福鼎市林业局和福鼎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签署深化“林长+警长”工作机制协议,通过联合办公、联合调度、联合指导、联合通报、联合考评等“五个联合”,进一步提升涉林涉野违法犯罪打击能力,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为福鼎市生态安全保驾护航。 长效常治,生态优势日益彰显。福鼎市进一步以城市周边、村庄四旁、江河两岸、交通干道两侧、沿海基干林带等为重点,结合旅游景区、国省干道建设,开展重点区域林相改善行动,营造多树种、多色彩、多功能、多效益的生态景观林;优先推进集镇周边、“两高”沿线、自然保护区等重要区位的森林保护和质量提升,持续抓好嵛山、台山2个海岛的森林景观提升;推进闽东森林城市群建设,打造城乡绿美景观示范工程;创新开展“百村千企万人”植树三年行动,确保今年内完成生态修复3667亩、森林抚育20000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10000亩的目标任务。 林下掘金实现“绿富共赢” 走进位于店下镇岚亭村的智慧药园林下中药材基地,阳光透过繁茂的树叶洒向地面,铁皮石斛、黄精、香砂仁等百余种中草药生长正盛。 满目翠绿之中,一块LED智慧屏格外吸睛,土壤湿度、光照度、PH值等生态环境数据一目了然。“基地主要引进本地药用植物品种为主,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装备,实现中药材全流程可追溯、规范化生产。”福鼎市农垦集团总经理刘远平说。 依托丰富的野生中药材资源,福鼎市建成船避山农业特色品种园、智慧药园,全面系统收集种植福鼎市及周边适宜种植特色品种167个,集聚“福九味”“鼎畲味”道地药材,进行栽培种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探索林药结合、药茶套种、立体种植和莲鱼结合等生态种植模式,为林下经济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 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福鼎林下经济“遍地开花”,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作为福鼎市黄栀子产业的发源地之一,贯岭镇茗洋村引导村民种植黄栀子增收,并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厂等经济组织、企业发展,推动黄栀子产业化、规范化经营; 佳阳畲族乡以建设“山海佳阳·多彩畲乡”为目标,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因地制宜挖掘畲药资源,积极打造“畲药小镇”新IP; 福鼎白茶森林康养基地立足太姥山万亩白茶山,打造茶旅、茶养三产融合型森林康养综合体,成功获评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福鼎市围绕“1+2+N”农业产业格局,制定《福鼎市“金山银山”行动计划》,致力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培育壮大木材加工、竹产业、花卉苗木、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特色产业,着力推进新兴产业增量提质,不断延长产业链和优化产业结构。截至2023年,福鼎市登记涉林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19家,其中,省级示范社2家、宁德市级示范社8家、福鼎市级示范社13家。福鼎市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12.915万亩,总产值达7.35亿元,参与户数达13850户,实现“林生金、生态美、百姓富”。 向海“碳”索重现“海上森林” 近日,省林业局批复同意福鼎巽城红树林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标志着福鼎巽城红树林省级湿地公园正式启动建设。 巽城红树林省级湿地公园位于店下镇巽城村,规划面积33.7公顷,湿地面积28.84公顷,湿地率85.58%,主要保护对象为中国自然分布最北红树林群落、滨海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打造福鼎市生态文明建设又一重要展示窗口。 红树林既是“海岸卫士”,具有防风消浪、护堤固滩、净化海水等功能,又是海岸带蓝碳生态系统之一,拥有超强固碳能力,能够捕获和储存大量永久埋藏在海洋沉积物里的碳,1公顷的红树林能抵消726吨碳排放量。保护红树林成为增加“碳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向海“碳”索,解锁绿富美“密码”。福鼎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加大投入,出台相关补偿标准,实施“退海还湿”,修复再造红树林,并全力整治互花米草和海滩垃圾,筑牢海洋绿色屏障。 2022年,随着“蚂蚁森林生态海洋修复福建福鼎红树林项目”落地,福鼎成为全国首个引入社会公益资金支持本地红树林生态修复的城市;同年,全国首单红树林蓝碳生态保护保险试点紧跟着落地。一年后,宁德市首个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福建宁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又落户福鼎,对八尺门内湾实施全面系统的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保障海洋生态安全再“加码”。 如今,福鼎境内红树林面积增加至4900多亩,并从环八尺门内湾沿岸开始,进一步串联沙埕港红树林保护区、沿海基干林、大小白鹭海岸防护区等,构建较为完整的环沙埕湾海岸带,作为重要纽带连接海洋生态系统及陆域生态系统,有效提高海洋碳汇和防灾减灾能力。 “碳”索未来,福鼎进一步挖掘红树林的生态、经济、科研等价值,逐步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增加景观效应、经济效应,推动海洋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红树林保护与合理利用模式,实现产业与生态“齐飞”。 “去年,我们联合福建师范大学开展红树林生态修复方面的科学研究,联合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开展红树林种植区生态监测,进一步加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打造良好的滨海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绿色福利的新福鼎。”福鼎市林业局局长陈加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