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过后,桐城街道富民社区居民林敏英来到富民社区禁毒主题公园散步消食。一路上,不时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居民靠坐在草坪边的休闲椅上闲话家常,遇到相熟的,林敏英就一一打招呼。 “以前这边椅子是石头和木头组成的,冬天坐上去特别冰,再加上风吹日晒,木头都腐烂了,今年社区用社区基金进行微改造,新增了一些铁艺靠椅,大家闲时就喜欢坐在这里聊天晒太阳。”林敏英告诉记者,平时社区许多活动也在这边开展,新增靠椅后,居民们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林敏英口中的“社区基金”指的是依托慈善组织设立运行的、用于支持社区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专项基金。今年1月,富民社区与福鼎慈善总会签订捐赠协议书,统筹设立社区基金,聚焦扶弱济困、帮残助特、社区微改造等,共同助力社区基层治理。 社区空巢老人谢月华婆婆同样也是社区基金的受益者。 “婆婆,最近身体怎么样?有没有其他需要社区帮助的啊?”近日,富民社区党委书记郑向英带着社区工作人员,来到谢婆婆家里走访慰问。 “多亏了社区的帮忙,现在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2022年,老伴儿因病去世后,谢婆婆开始独自生活,社区志愿者便定期前往探望。楼梯扶手松了,安排社区志愿者前来加固;电力线路老旧破损,组织电力网格员一一换新,并贴心地换上节能灯;楼顶雨棚漏水,及时更换新雨棚……这些支出,全部来自社区基金。 “目前,我们社区基金账户共有11万多元。设立社区基金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为居民提供精细化的服务,打破社区资金仅靠政府财政‘输血式’的单一模式,有效激发社区发展内生动力。”郑向英表示,今后该社区将持续锚定居民需求,延伸治理触角,科学运用社区基金解决居民急事、难事、烦心事,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