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自宋元至明清,闽东南沿海区域受到朱子理学沾溉,积淀丰厚的书法艺术形态,形成多元化的书法理念,蕴含着较为浓厚的人文品质,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风貌和印记。国家《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作为文字记录的媒介,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冯文喜是我市一名文化工作者,深入挖掘富含地域特色的乡土历史文化资源,撰写具有东南海边鲜明风格的书法系列篇幅,补该区域书法艺术论述之不足,本报即日起不定期推出“冯文喜相关书论”以飨读者。 明清时期,以太姥山为中心的儒士与闽中外仕宦广泛交游,推动文字摩崖石刻产生及聚集分布,成为闽东北与浙南临界沿海区域内最具集中的山崖石壁与海岸石刻艺术群。太姥山摩崖内含历史人文、诗文特色、书体风貌等要素,对于考究地方文字石刻具有重要的书法艺术价值。 摩崖概况和历史成因 摩崖石刻最早出现时期可以追溯到汉魏南北朝,它是中国古代书法规模最大、气象最为宏伟的一种表现形式。冯云鹏《金石索》载“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当代王宏理先生在《中国金石学史》中指出,摩崖石刻即在平整(或加凿磨平整)的崖壁上镌刻的文字,一般论摩崖即指摩崖石刻,简称“摩崖”。摩崖以山石为书写载体,字镌于石,字体以篆、隶、楷、行为主,大若盈尺,称为擘窠大字。 “太姥无俗石,个个似神工。随形意所适,万象在胸中。”石奇是太姥山特色之一,说明太姥山的石头极其象形,并且景随步移,山石随之变幻,活灵活现,惟妙惟肖。除此之外,太姥山石为世所重的就是摩崖石刻,或题词,或留诗,或记文,或叙事,少者二三字,多者皇皇论述,游人在路转峰回,需片刻休憩之时,有一块摩崖赫然入目,心境为之一阔。或在山间偶遇残勒,其斑驳剥落不可读,需细细推敲琢磨其间点画,方有所领悟,亦此游为之一得。摩崖已然成为旅游资源,融入自然文化遗产景观。 摩崖石刻主要分布在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太姥山境内,据《福宁府志》《福鼎县志》《福鼎县乡土志》《太姥山全志》等地方历史文献记载,历代有百余位文人学士到此游览,题诗作句,铭刻石崖,为闽浙交界、东南沿海区域最集中的一处摩崖景观。历代摩崖还延伸分布在太姥山下的店下、秦屿(今太姥山镇)、硖门等地,石刻信息资源丰富。初步统计,太姥山现存摩崖35方,文字摩崖中宋代1方、元代1方、明代14方、清代4方、民国2方、年代不明的11方,其余的有待探究,覆盖篆隶楷行诸体,荟萃了宋元以后的历代名家手迹,及刻工精湛技艺。 明清之际,福鼎人口大量迁住,人文方兴。移民迁入与宗族的发展,对摩崖兴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明中后期,以外地文人和官员为主的明清士大夫阶层,与福鼎境内的儒士开始交往交流,太姥山作为旅游胜地,吸引一大批仕宦和文人到此间游玩,为太姥山题留摩崖石刻创造了机遇。如明万历时期,闽中著名博物学家、诗人谢肇淛(1567—1624年)游历,撰有《太姥山记》等。 福鼎海岸线以岩岸为主,岩岸长达230多公里,多为海蚀岸地貌,由花岗岩构成。明中期,在东南海岸澳区修筑沙埕、水澳、大筼筜、小筼筜、秦屿、屯头等城堡36个,渡口18个,及明末清初以后,随着人口大量迁徙聚集形成渔村,海岸摩崖以其独特的记事形式,融入海洋文明之中。 摩崖的门类和特征 摩崖主要分布在太姥山悬崖石壁,及部分分散在沿海海岸上的花岗岩石壁上的摩崖。花岗岩石材质较疏松,但晶体颗粒较粗大,表面粗糙,往往要经过凿平磨光,才可以刻上铭文。 据《福鼎县志·岩石》载,福鼎花岗岩属于“燕山晚期侵入岩”,其中分布在南镇、青屿头、太姥山、后坪、店下等海岸地带的为燕山晚期第三次侵入岩的含晶洞钾长花岗岩,还有分布在东埕、俄后山、过笕、跳尾屿等地是含黑云团(晶洞)花岗岩,其特征为岩石呈现石林球状,岩石有大面积的裸露。另外,福鼎境内也有分布细粒钾长花岗岩等,则是燕山晚期第四次侵入岩。 摩崖反映的是集书法、雕刻等技艺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活动,其过程包括:书法家书写底稿(即书丹)——作品上石(采用临摹或双钩法)——雕刻文字(刻工使用斧凿、刻刀等工具)——保护处理等环节。在现存的花岗岩摩崖中,按题写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题名类,如“丹井”“丹丘蹬”“鸿雪洞”摩崖,字数较少,二至四字居多,但字径较大,谓为榜书;二是题诗(词)类,如秦邦锜《摩霄庵诗刻》、陈五昌《岩洞庵诗刻》摩崖;三是记人叙事题记类,如《国兴摩崖》《玉湖摩崖石刻》《闽藩少方伯黄公赐碑》摩崖等。四是术语类,如立在一片瓦、一线天等处的“南无阿弥陀佛”短语摩崖。 题名类摩崖虽字数少,但背后往往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轶事,如“丹丘磴”摩崖,位于太姥山七星洞出口处,相传为黄帝的老师容成子曾经在此处炼丹修道。林祖恕为明万历年间莆田人,曾约张叔弢游太姥山,因遇雨无期,他上太姥山六天,并作《游太姥山记》。林祖恕说在梦堂石壁旁边见到榜书“丹室”“璎璐”,以及摩霄庵墙壁旧题,都为张叔弢所题,评其所书为“醉笔”,评摩霄庵旧题为“淋漓”。可见张叔弢的题写书法应当用行草书,且用笔流转酣畅,书写尽兴,淋漓尽致。“丹丘磴”3字阴刻,凿边框,横约61厘米,纵约34厘米,字径约14×21厘米。“丹丘磴”三字取楷法,暗含行书笔意,摩崖虽小,但字字珠玑。无落款,年代不详,从其书写刻工风格可以判定,至迟清末民国。 再如,“鸿雪洞”摩崖,明代熊明遇(1579—1649年)为洞名题刻,位于山崖石壁上,凿浅框,题单列左款10字“福宁治兵使者熊明遇书”,阴刻,楷书,带入行书笔意。据清《福建通志·明侨寓》载:“熊明遇字良孺,进贤人,万历辛丑进士,历官南京工部尚书,子入霖,天启中进士,福王时历官礼部尚书,明亡父子避地入闽,寓居建阳。”可知熊明遇宦历福宁,曾上太姥山及留下此方题刻。 题诗(词)类摩崖,集中反映闽中诗文的成就。如“天开石洞降芙蓉”诗刻,位于太姥山一片瓦石壁上,凿深边框,摩崖6行,行全11字,落款“福唐陈五昌游此题”。该摩崖无镌者。以正书行笔,点画错落有致,布局严谨。陈仲溱《游太姥山记》载:“万历戊申仲秋晦日,友人陈太史伯全招游霍林、太姥。……游凡八日,太史名五昌,宪周名世烈,王生名三省,岩洞僧如庆为龙潭向导。”陈五昌于万历戊申仲秋晦日即1608年9月26日,与友人一行游览太姥山而作此诗。 记人叙事题记类摩崖,则具有文史的性质,如“闽藩少方伯黄公赐碑”摩崖石刻,位于太姥山白云寺后石壁上,凿石框,圭形,横约410厘米、纵约250厘米,碑额自右向左横镌“闽潘少方伯黄公赐碑”9字,字径约20×20厘米,正书,点画沉厚,刻工精细。正文内容共48行,竖式,每行22至49字不等。该摩崖刻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十二月二十日,迄今逾460多年,其面积之大,居太姥山摩崖之首。摩崖中的“方伯”出自《礼记·王制》“千里之外设方伯”,谓一方之长,后泛称地方长官,明清时期用作对布政使的尊称。据民国版《霞浦县志》载“黄希宪,号毅所,进士,分巡州治”,黄公方伯即指黄希宪,江西抚州府金溪县人,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任福建布政使司右参议,分守福宁。 术语类如“南无阿弥陀佛”摩崖,有立于太姥山“一线天”处的,为楷体,无落款年月、姓名,繁体书写,石崖壁面经采平整后刻字,四周加深带边框。另一块则立于“一片瓦”处的,左旁款识五字“泰顺董道丈”,无落款年月,篆体书写,四周加深凿双框。此方摩崖以篆书入石比较罕见,其风格有篆隶书体杂糅,及篆书中包含装饰笔法的表现,彰显其独特性。 太姥山摩崖总体以分布“大聚集、小分散”为特征,往往处于较高的石壁位置,甚至是处在悬崖峭壁上,可见当时凿刻之难度。单个摩崖规格巨大,字径超过二三十公分者有之,体量也偏大,布满整个石壁,如“玉湖摩崖”,当时写书与凿刻即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摩崖保存完好,历时久远所产生的自然风化,增加了历史厚度感。 摩崖书法艺术价值与评析 摩崖石刻包涵着的文人墨客题词和诗文,是太姥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字摩崖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精湛的工艺技术,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大部分摩崖是明清政治或文化名人所题,其书体风貌、手写笔致及手工凿刻技艺,所呈现出来的明清、民国风格,具有珍贵的书法艺术价值。 如,包括汉东方朔题太姥摩霄“天下第一山”、唐乾符六年(879年)林嵩撰“太姥山记舆地碑目”、明谢肇淛撰文的“岩洞庵碑”、明万历太史陈百全作“御风桥诗刻”、明天启左参政、江南副使俞士章作“弹丸石诗刻”、明万历熊明遇题“云标”摩崖、清乾隆福宁知府李拔“太姥摩霄第一峰”题刻等历史名人摩崖,书写成大尺幅,行草书笔势开张,笔意连绵,气势磅礴。单字往往作擘窠大字,点画粗壮,蔚为大观,如太姥山“云标”摩崖石刻,明庚申年(1620年)立,字横约100厘米,纵约200厘米,竖式,楷书阴刻。清乾隆福宁知府李拔(1713—1775年)巡游太姥山,有《太姥山记》,并题石“太姥摩霄第一峰”。他在摩霄建筑“第一峰亭”,题联“仰观三极星辰近,俯视四垂日月低”。清同治十年(1871年)《重纂福建通志·古迹石刻》载摩霄峰:“东南望海,子丑迎日,最为大观。”摩崖石刻以诗文叠加,为名山增胜。 处在沿海地带海岸石壁上的石刻,统称“海岸摩崖”,如包括“外郊坪摩崖石刻”“龙山头摩崖石刻”“万古雄镇摩崖”等,明中后期立,呈分散式分布。海岸摩崖群因刻于岩岸的花岗岩石,面朝大海,带上雄浑、沧桑历史气质。如崇祯三年(1630年)“万古雄镇”摩崖,4字正书,阴刻,雄浑厚重,笔画粗壮,风格质朴。落款“崇祯三年督查官府士□雄龙奉□□□□,烽火寨以郡□□□□宫”,字迹风化严重,部分点画已残泐不堪。摩崖对于考证明代海防文化、秦屿城海疆历史,及明万历以后烽火水寨兴废更替,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太姥山摩崖书体风格自然、质朴,其字体以行楷书为主,受花岗岩石质影响,点画线条表现粗犷、浑厚,正书已没有明显的唐楷影响,也没有魏楷方整的结构。摩崖被称为石头上的“书法字帖”,具有珍贵的美学考古价值,以“玉湖摩崖”“国兴摩崖”“林下相逢”等摩崖为例,看上去类似于东汉《杨淮表记》、东晋《好大王碑》等楷隶体的摩崖笔法,其书法风格方正纯厚、厚重古拙,布局随石岩而变化,具有天然意趣。文字摩崖石刻在用笔与结字、临创转换等艺术实践方面,给予当代书法艺术传承发展更多的借鉴启示。 “玉湖摩崖”(局部)冯文喜摄 《临太姥山摩崖丹丘磴》冯文喜书 《节临太姥山玉湖摩崖》 冯文喜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