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福建省十大海洋(县)市之一,福鼎屹立于东海之滨,坐拥1.49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是陆地面积的10多倍;数百公里黄金海岸线上,拥有百余个岛屿,大小港湾星罗棋布,与滨海渔村相映成趣;全市6万多人从事渔业生产,深耕“蓝色沃土”……伴海而生,向海图强,海洋是福鼎富饶的“宝藏”,更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 台山岛风情 周文 摄 如何厚植优势,做深做细做精海洋发展“大文章”?近年来,我市坚持“海洋强市”战略,深化海洋渔业“六大工程”,不断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升级,培育发展海洋新兴产业,协调推进海洋渔业一二三产融合,激活“蓝色引擎”,走出一条独具福鼎特色的海洋经济发展新路子。 渔港焕新逐梦蓝海 近日,沿着蜿蜒海岸线,抵达沙埕港后,只见大码头、一级渔港、中心渔港3个码头并列向海,尽是船来车往、渔获交易繁忙的场景。 作为我国东南沿海少有的大型深水避风良港,沙埕港濒临东海,面向闽东渔场,湾口有南镇半岛环护,南关岛和北关岛为天然屏障,每年吸引了大量来自江苏、浙江、广东、台湾等地的渔船停泊、避风、补给、作业。 美丽渔村 随着渔业蓬勃发展,渔船不断增加,码头泊位紧张等问题逐步显现。2000年以来,沙埕镇结合港口优势,确立“以港兴镇”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一级渔港、中心渔港建设及陆岛交通码头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渔港落后局面,促进沙埕港区水产经济发展。 “比如中心渔港主要停靠35米长、300马力以上的渔船,并跟进配套自动化传输带等基础设施,完善渔港功能,减少运输成本。”沙埕镇水利站负责人朱祖楷说。 高标准建设渔港,高水平打造渔港经济区。2022年6月,我市在沙埕镇中心渔港码头启动沙埕港冷链物流项目,着力打造一个集冷冻、冷藏、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冷链物流中心。 “项目分为一期和二期建设,一期新建冷库仓储中心建筑5层,制冰能力240吨/24小时,已经完工验收。”朱祖楷介绍,该项目投用后,将有力促进沙埕中心渔港由传统渔港向现代化渔港方向发展,补齐我市水产品冷链物流短板,推进渔业全产业链延伸,提升海洋渔业产业化水平,发展临港产业。 海岸线另一头,佳阳畲族乡大岗脚村渔港码头,一箱箱鲜虾“乘坐”传输带由远及近从渔船来到货车前。码头一旁,大岗脚村三级渔港提升改造和整治维护项目正快马加鞭建设中。 据了解,该项目建设区域水陆交通均十分便利,主要建设2个600马力渔船泊位(兼靠3600马力)及相关配套设施,设计年卸港量1.54万吨。码头配置2台移动吊机,码头平台上设有踏步,方便人力装卸鱼货和渔需物资。 “项目于2023年6月正式启动建设,目前主体结构已完成80%以上,正开展横梁施工,预计明年初全部完成施工,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福鼎市渔港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工程部工程技术人员季铭说。 渔港焕新,逐梦蓝海。据统计,我市共25个渔港建设任务,今年上半年完工4个、在建9个,在建渔港总投资3.31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2641.71万元。今年5月,福鼎被农业农村部正式列入2024年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项目试点名单,为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翻开全新篇章。 数智赋能渔业“智”富 从店下镇巽城村海岸出发,搭乘节能电动船舶行驶约3海里,来到闽威实业长屿养殖基地,一排排光伏板映入眼帘,紧邻的新型深水抗风浪养殖网箱内,鲈鱼不时翻飞跳跃。这是福建闽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海上粮仓”。 “传统养殖高度依赖人力、经验,存在靠天吃饭、风险难控等问题,需要依托新技术尤其是智能技术实现降本增效。”闽威实业副总经理陈小辉说。 从育苗强种到养殖添“智”,该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一路攻关,掌握“花鲈生殖调控和室内人工育苗技术”,解决亲鱼产卵、孵化和仔鱼、稚鱼的人工培育,让产卵周期由一年1次提升至一年3次。同时,建立标准化仿生态养殖模式,研制离岸智能抗风浪深水网箱,建有现代化、规模化精深加工生产线10条,可加工预制菜、休闲食品等30余种,打通“从海洋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高值化发展之路,带动我市鲈鱼养殖面积发展至11.5万亩。 福鼎地处闽浙边界,海阔港深,海域水质通透性强、养殖区域水体大、天然饵料丰富。鲈鱼、大黄鱼是当地海洋经济的明星产品,正向“智”而行,游出大产业。 走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福建福鼎试验基地,良种选育、亲本培育、苗种扩繁、养殖试验与一系列供水、供电、供气、控温、尾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为科研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该基地与福建、浙江等地十多家大黄鱼主要育种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建设高标准大黄鱼联合育种平台,通过联合育种汇集优异种质、提高育种创新攻关能力,促进大黄鱼种业科技创新,培育具有优势性状的大黄鱼新品种。依托该基地,研究所已培育大黄鱼抗流新品系1个,速生、高质新种质2个,大黄鱼优质苗种年生产能力可达4000万尾以上。 沙埕港冷链物流项目 刘超超 摄 “让科研跟着生产走,才能更好地发现其中规律,形成闭环发展。”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福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王朝新说。福鼎还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合作“大黄鱼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开发”项目等,让出产的大黄鱼更具优势。 数智赋能,渔业“智”富。作为全省渔业在册渔船数量最多的县域,福鼎进一步运用新技术,完成近90%渔船高通量卫星终端设备安装、超90%大中型渔船插卡式AIS终端设备安装,并逐步推广环保型水源热泵,对桐城海尾、佳阳大岗脚、店下筼筜三级渔港等项目安装渔港监控设施,与“福鼎市水产养殖网格化管理系统”一同接入宁德市智慧海洋系统平台。 “通过福鼎市域渔港智慧管理平台,对渔港内的车、人、船进行识别监控,可以有效促进渔港管理的信息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季铭介绍,目前,福鼎已有7个渔港加入智慧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渔区渔港科学管理水平,建设现代化智慧渔港。 渔旅融合海岸斑斓 享受赶海乐趣、品尝渔家美食、领略渔村风情……每逢节假日,沙埕镇敏灶湾黄金海岸的“滨海游”备受市民游客青睐。 在敏灶湾风景带上的王谷村,“简心驿舍”民宿老板卢章政刚忙完国庆“黄金周”,又开始指挥工人改造庭院。“国庆期间,房间基本天天爆满,游客白天赶海体验渔村‘慢生活’,傍晚踩着细沙沐浴海风,玩得不亦乐乎,也给我们反馈了不少建议。”卢章政介绍,吸纳建议,民宿进一步装修升级,提升住宿满意度。 昔日的偏僻渔村变身“网红打卡地”,强势“逆袭”的背后,有何妙招?近年来,王谷村立足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优美的滨海风光,积极探索“党支部+企业+村民”发展模式领办民宿企业,开展“讨小海”、海上观光等亲子渔旅活动,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一股“蓝色”新动能。 “人气”旺了,“腰包”鼓了。王谷村党支部书记陈结銮告诉记者,村集体以土地入股民宿,每年可保底分红5万元,并根据经营效益逐年递增。同时,村党支部还鼓励引导村民发展“渔”家乐、休闲渔业等旅游新业态,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 与敏灶湾隔海相望的台山岛,是众多旅游爱好者心中的“梦中情岛”,也是首批“福建十大美丽海岛”之一、全省首批“海岸公园”。岛屿为火山喷发形成,海蚀地貌丰富奇特,既有“海上一绝”的雨伞礁,也有“一线天”“千堆雪”“海底隧道”“鸟岛”等,让人叹为观止。 凭借独特的海岛奇观,台山岛声名鹊起,海岛渔村刮起了“渔旅风”。当地乘势而上,围绕我市全域旅游和“一村一品”发展理念,持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将海岛的生态优势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发展优势。据统计,旅游旺季时,岛上游客最多一天达700多人。2023年,实现旅游收入1000多万元。 从敏灶湾到沙埕湾、晴川湾,湾湾相连,与山海相依,串起一条高颜值的滨海风景链。福鼎进一步深化渔旅融合,打造斑斓海岸线—— 筹划建设海上旅游线路、观光养殖基地、海上牧场、观光装备养殖等休闲渔业,培育发展休闲渔业新业态;依托渔港发展渔港综合体、“渔市游”及“渔人码头”,持续打造渔家体验、山海观光、水上运动、海湾度假、海钓休闲等滨海旅游精品项目;大力推进敏灶湾黄金海岸渔旅融合线、嵛山环岛公路渔旅融合线开发,试点开展休闲船捕捞体验,规划建设海山摄影文化基地、沙埕湾游艇俱乐部,推动渔业产业多元化发展,优化全市山海川岛渔旅融合发展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