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下午,在福鼎市总医院百胜院区内,施婉吟在医生开方后,轻点手机屏幕,几步操作,就用手机完成了医保结算,随后她便径直走向柜台取药。 “以前缴费、报销都要排长队,现在动动手指就能搞定!”施婉吟感叹。现如今,“一码通”的便捷就医体验融入了就医群众的生活图景。从预约挂号,到就诊、结算、取药等流程,均可凭借医保码通行,大幅缩短了患者的等待时间。 福鼎医保志愿者到太姥山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开通医保码 就医不带“卡”实践活动(资料图)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践道路上,福鼎医保局着力推动服务改革不止步于“围墙”之内。从“来回跑”到“一次办”,从“材料堆”到“数据流”,福鼎医保局以数据赋能推动革新,直面群众在办理医保报销、异地就医、退休手续等事项时“反复跑、材料繁、时间长”的痛点,让“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理念,驱动着医保部门对传统政务服务流程进行深度再造。 “以前医保报销得自己垫钱、跑窗口,反复折腾,现在几分钟就搞定,方便多了。”近日,因为想去外地就医,所以提前到福鼎市医保窗口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的群众郑秀叶连连称赞。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她通过闽政通APP“就医费用报销”一件事专区顺利完成备案手续,全程仅用几分钟。 闽政通APP就医费用报销“一件事”专区 简化流程、优化服务,异地备案实现“指尖办”。福鼎市持续线上服务的迭代,让群众可以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闽政通等APP,以及“福建医疗保障”微信小程序和宁德市医保智能办平台等渠道,轻松完成异地就医备案手续,实时核验参保状态和备案地信息等关键信息,办理时限也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 将“被动等待”化为“主动衔接”,福鼎医保局持续改革工作作风,还联合福鼎市税务局,主动与浙江苍南、泰顺等地签订医保“跨省通办”合作协议书,实现开具缴费证明、缴费记录查询、医保申报缴费等16项医税业务“无边界”跨省通办,惠及两地交叉务工3万多人,入选福建省2024年第二批政务服务改革典型经验案例。据统计,2024年福鼎市办理医税各类跨省通办业务5300余件;今年上半年,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1632人次,在福鼎市办理苍南、泰顺(参保登记)转移接续达40人次。 福鼎苍南医保跨省通办专窗 从“能办”到“愿办”再到“办好”,医保服务的进阶之路稳扎稳打。不过要让每一位城乡居民都能触手可及地享受医保红利,还需要更贴近基层的服务延伸。“微诊室大篷车”带着这样的使命,成为穿梭在城乡间的移动“医保服务站”。 当微诊室大篷车开进山乡,老人们有了期盼。“我年纪也大了,小毛病很多,但一年也走不出去村里几次。现在每个月定期有人来村里,给我们做检查、开药,我们也能直接用医保在村里买药,这个政策真是太好了。”大坪村73岁的村民翁扬产感动道。 微诊室大篷车开进山乡 福鼎有248个村落散落在山海之间,村中多为留守老人。然而,村医因服务半径过大、月薪微薄等问题持续流失,当地一度有84个村庄陷入“无医可用”的窘境。医保政策宣传不到位、城乡居民医保年度征缴渠道不畅,以及对医保经办服务的获得感偏弱等难题更是如同无形的屏障,让他们在求医问药的路上步履维艰。 在此情景下,微诊室大篷车破局而来。移动医保终端能直接读取参保信息,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完成挂号、结算,数据同步传回医保系统。这种“数据铺路、服务上门”的模式,填补了乡村医疗资源的缺口,截至2025年5月,微诊室大篷车累计报销医保金额达25.77万元,惠及群众近万人次。 微诊室大篷车开进山乡 在进村入户提供医疗保障服务的同时,福鼎医保局还通过“三医联动”的形式,向边远山村参保群众普及医保政策,提供医疗保障服务、申领医保码、解决农村老人缴费不便等服务,一边听取基层参保群众心声,一边着力破解乡村参保群众就医看病等问题,真正实现了“哪里有群众需求,医保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向群众宣传医保政策 当数据跑在需求前、服务走在抱怨前,群众对民生保障的获得感与信任感也大幅提升。截至去年12月,福鼎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25%,定点药店医保码结算率达到83.44%,“15分钟医保服务圈”逐步构建。 “我们始终要求党员干部主动聚焦偏远乡村、主动靠前服务,做到‘政策直达基层,服务直面群众,费用直接结算’。”宁德市福鼎医疗保障局局长谢世界表示。在此基础上,福鼎医保局聚焦经办服务能力提质、医保数字化转型赋能,靶向破解群众在医保业务办理、就医诊疗过程中的堵点难点,推动医保便民服务提质增效。“我们将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抓手,持续构建‘便捷、高效、温馨、优质’的医疗保障服务。”谢世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