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攀升 玩水成了孩子们最爱的消暑活动 清凉的水域在带来欢乐的同时 也暗藏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风险 溺水隐患潜伏在任何有水的地方 每年都有孩子或是成人 不慎落入它的陷阱 酿成了一个又一个悲剧 1.河边玩耍溺亡 2025年4月19日,广东汕头潮南区峡山街道西港村,两名孩童在河边玩耍时不幸溺亡。 2.捞鱼不慎溺亡 2025年6月15日中午,河南许昌鄢陵县3名小学生结伴到鹤鸣湖广场游玩,在广场西侧浅水区捞鱼时不慎滑落至深水区(设有警示标志),其中1人从水中爬出并向附近人员求助报警,相关部门及时赶往现场救援,2人救治无效死亡。 今天(7月25日) 是第五个“世界预防溺水日” 让我们以安全之名 时刻将安全意识“置顶” 开心玩水、平安归来 溺水自救,记住这3点 放松身体向后仰,不要挣扎,防止下沉。人体可以产生浮力的肺部位于上半身,而身体的重心位于下半身。在身体没有放松时,人会沉入水中。 将双手举过头顶,这样重心会向上移动,帮助身体仰躺在水面。抬起下巴,尽量让口鼻露出水面,保证呼吸,同时大声呼救。 注意周围有没有能帮助漂浮的物品,可将密封的空塑料瓶等具有浮力的东西抱在身前,帮助漂浮。 发现他人溺水,记住4个字 在岸上通过“叫叫伸抛”法施救 “叫”:大声呼救,寻求周围更多人的帮助; “叫”:拨打110、119、120等报警求助; “伸”: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将树枝、木棍、竹竿等递给落水者; “抛”:将泡沫块、救生圈、密封的空塑料瓶等漂浮物抛给溺水者,帮助其漂浮待援。 如果具备下水救援的条件,救援者要从背后接近溺水者,托起他的身体,让他的头露出水面,侧游上岸。 预防溺水,牢记这些口诀 预防溺水 “六不准”“四不要” 一定要牢记! ↓↓ 防溺水“六不准” 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准在无成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防溺水“四不要” 不要在没有家长陪同下私自下水游泳。 不要在设置有警示标识的水域游泳。 不要在没有安全保障的地方和野外水源游泳。 不要在上下学途中和假期在水源周边戏水。 游泳戏水欢乐多 安全意识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