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课上,老师教授学生写字 学生在广播室进行英语广播 学生跟着教师诵读国学经典 学生在美术室学习画画 “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战场上,暴风少年登场……”4月15日,山风穿过茶山竹海,托起自福鼎市湖林学校传出的旋律,青春热血的歌声在层峦叠嶂间久久回荡。 这是福鼎市湖林学校举办的首届十佳歌手比赛。 舞台上,虽然眉眼间还带着青涩与局促,但学生们却以“破茧”的勇气,将少年独有的朝气与梦想,化作铿锵有力的音符。 “看到学生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样子,我真的很欣慰。”望着舞台上尽情绽放的学生,福鼎市湖林学校七年级班主任难掩激动,转身向身旁同事感慨道。 巍巍青山锁不住梦想的声音。“福鼎市湖林学校位于高山之上,音乐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我校举办这次比赛,初衷就是想为孩子们搭建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福鼎市湖林学校校长何建华说。 福鼎市湖林学校坐落于国家重点风景区太姥山西麓的高山之上,是我市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设有幼儿班、小学部、初中部。古朴醇厚的乡风,孕育出和谐向上的治学氛围。多年来,这座高山上的校园,成为无数乡村学子改写命运的起点,一批批优秀人才从这里启航,奔赴广阔天地。 但随着时代发展,在教育格局不断革新的时代浪潮中,这所承载着无数乡村学子希望的高山学校,正面临着生源持续缩减的严峻挑战。 “新时代背景下,村民们生活条件得到大幅改善,越来越多人选择带着孩子奔赴城市求学。在我校求学的学生中,有将近半数的学生面临父母外出务工、家中有病人或父母离异等困境。”望着窗外的群山,何建华叹了口气。随后,他挺直脊背,目光中满是坚定:“乡村是教育的‘前沿阵地’,作为乡村教育工作者,我们也始终坚守‘托底’使命,在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的基础上,尽己所能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 作为一所农村薄弱学校,湖林学校面临师资不足、生源有限、设施薄弱等诸多困难。但在困境中,该校仍不断在时代风云中探寻着前行的方向。“我校以‘晨读经典,弘扬国学’为特色,每日组织学生晨读国学经典。”何建华介绍,在这里,《论语》《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蒙学教材成了校内所有少年儿童的良师益友。每天下午上课前20分钟,学生们还会进行书法练习,在点画流转间,学生们的文学素养如禾苗得雨,悄然生长。 随着塑胶环形跑道、足球场、篮球场、乒乓球训练场、理化生实验室、电脑室、音乐室、美术室等文体设施的不断完善,风筝节、英语节、文艺汇演等缤纷活动的举办,该校展现出新的气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近年来,该校取得良好办学成果,不仅跻身宁德市一类校行列,还荣获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2020-2022年度福鼎市初中教学质量优质学校、2024年度福鼎市初中教学质量“综合奖”等诸多荣誉。与此同时,该校控辍保学工作成效显著,三年巩固率达100%,荣获福鼎“控辍保学工作先进学校”。 该校教师也始终秉持终身学习理念,以笃行不怠的姿态深耕专业领域,在教学相长中持续精进自我。2024年,教师周玉华主持的《“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英语课外活动实践研究》课题成功结题,教师方怡荣获2024年度福鼎市初中“教学标兵”称号,教师蔡水欣、陈盈盈在优质课评选中分别荣获二等奖、三等奖,此外还有多位教师的论文在我市评比中获奖,展现了该校教师扎实的教研水平。 虽处大山深处,但教育推动文化振兴的号角已然吹响。以教育为桨,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福鼎市湖林学校正载着山里孩子的梦想,驶向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