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很甜!”“青瓜脆嫩多汁!”……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近日,位于桐北中心小学华鑫楼的“智慧生态农场”迎来了丰收,社团的同学们和老师正津津有味地品尝劳动果实、谈论着学习收获。 据悉,“智慧生态农场”社团是桐北中心小学科学教育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的一项特色课程,既体现了学校在教育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也展示了该科学教育类社团多点开花所带来的良好效果。近年来,该校在教育“双减”中积极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构建“5+”科学教育体系,盘活“校内+校外”场地、师资、社会资源,有效提升学生科学素质,促进科学教育工作全面开展。 “以智慧校园建设为契机,我们规划建设‘12345’科学教育场所,逐步完善科学教育数字化软硬件设施,保障科学教育的常态化开展。”桐北中心小学教务处主任李旭仁介绍,目前,该校建有1个“科学教育体验中心”,配备有机器人、无人机、激光切割机等设备;2个“智慧教室”,引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下的VR虚拟实验室系统、省智慧教育平台下的智慧教室系统;3个“科探场所”(科学实验室、航天航空实践室、先锋未来农场);4个“数字专坊”,运用人工智能编程普及教学系统项目;5个数智专场(两个微机室、三个“AI数字体育”),营造人人爱科学、人人爱创造的良好氛围。 校园刮起了“科技风”,课程也紧跟“上新”。针对一至二年级学生,桐北中心小学以培养科学兴趣为主,开展“科学探索实验”校本课程;三至四年级,以“航天强国梦”为主题,开展“航天航空”校本课程;五至六年级着重培养基础科学能力,开展“信息编程”校本课程。同时,开设3D创客建模、机器人编程、航天航空、无人机、计算机编程、红领巾创客、科学探索实验等10余个精品科创类社团,形成“多元+特色”的科学课程。 在桐北中心小学教学楼顶空间,有一座智慧“先锋未来农场”,配有人工智能浇灌循环系统。在这里,家长化身“指导员”,专职农艺师当校外辅导员,协助管理;学生则围绕“探寻植物生长的奥秘”等主题进行课程开发,将科学、劳动和其他学科有机融合,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让科学学习更接地气。 “科学教育需要校园、家长与社会的多向奔赴,让学生们能‘走出校园学科学,走进社会看科技’,形成‘亲子共学’‘馆校合作’‘区校研学’的科学教育新样态。”李旭仁说。 将“校内+校外”有效联动,桐北中心小学成立“科技+”家庭实验室,依托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向家长推送科创课程,学生在虚拟空间云端互联,和家长共商研究科学实验项目;与福鼎市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等科学场馆合作,开展“科技流动馆”巡展,并组织学生到宁德科技馆、福州三坊七巷、北京科技馆、清华大学等地进行科技主题研学活动,身临其境感受科技力量;鼓励各年段、各班级推行“社区学习共同体”模式,让就近而居的班级伙伴组建“社区科学萌团”,走进街道社区,开展“寻访老街古巷焕新颜”等亲子科学研学实践活动。 多彩活动绽放个性,学业评价也更加多元。学校采取比赛式、体验式、互动式、实践式的立体活动,开展“向·未来”为主题的“科技+”体验活动,为学生打造科学全域教育场,创新“科创积分”评价机制,兑换科创体验券,让活动和评价成为科学教育的双翼,驱动学生不断探究实践。学有所获的学生们积极参与各级各类科创比赛,加入信息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走班社团。一年来,该社团有10余人在国家、省级比赛中获奖,20余人次在宁德市级比赛中获奖,实现了拔尖创新人才的早发现、早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