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暖阳正好的午后,福鼎市桐山街道镇边社区党总支书记施莹莹在社区的金滩嘉苑二期“和心亭”招呼居民围坐一起、闲话家常,召开了一场气氛热烈的“议事会”。你一言、我一语都是民声,一个意见、一条建议皆关民生。 镇边社区地处城郊,常住居民超4000人,社情民意较为复杂,治理难度不小。为此,镇边社区创新性将基层治理从“管理”向“共治”转变,将提升社区物业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作为一个突破口,通过多方联动,搭建多元共治“管理圈”,进一步增强社区凝聚力、群众向心力。 “我们把党建工作融入物业管理,形成推动物业管理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创新探索‘666’管理模式,力争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施莹莹说,“666”管理模式,即建立“6S管理制度”、设立“6类红色管家”、制定“6要服务准则”,常态化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并充分挖掘公共区域、架空层等空间资源,打造小区“红色驿站”,按需设立游乐室、阅览室等。 在镇边社区党总支统一组织下,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整合各方力量、统筹各类资源,精心打造“一站式”服务,不仅为居民提供物业便民服务,还建立完善矛盾纠纷化解、居民协商议事等机制,攻坚破解“服务不到位、业主不满意”的民生问题,强化社区阵地资源有效融合,打造有品质、有温度、有人气的物业服务。 党建引领聚势赋能,基层治理提质增效。镇边社区物业管理体制的创新变革是桐山街道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积极探索“红色物业”党建联建新模式的一次生动实践。近年来,桐山街道持续以“红色根系”深扎治理沃土,让基层治理从“独角戏”变为“交响乐”,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品牌,有效提升社区治理精细化水平和群众获得感。 “我们致力于构建层级分明、组织严密、全面覆盖的网格服务机制,努力构筑基层善治新格局。”桐山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夏小红说。针对辖区实际,桐山街道构建起“街道党工委——13个一级网格——70个二级网格党支部——449个三级网格党小组”四级治理架构,实现二级网格党组织覆盖率100%。同时,依托网格,整合楼栋、社会单位、居民骨干、各类党员多方力量,创新“一格多组织”“一格一特色”模式,孵化“网格+物业”纠纷调解队、“网格+一老一小”关爱驿站等品牌项目,组建“桐心义警”等10支自治队伍,打造“格姐姐”“志愿红”“银发先锋”等20余支网格志愿服务队,建立健全“群众点单—网格派单—协同办结—结果回访”闭环机制,实现治理效能最大化。 细“治”入微,共建共联,让幸福“满格”。据夏小红介绍,为进一步提升党建引领实效,提升精细化治理效能,桐山街道还不断加强街道各社区与市直单位的信息互享互通,推动建立项目、需求、问题“三张清单”,由市直单位逐一认领、逐项推动,确保随时吹哨、及时响应。同时,以辖区内各社区党组织为主体,吸纳“两企三新”党组织,以新方式、新渠道、新模式开展党建联建,引领街区共治共享;与爱心商家、社会组织、热心个人等建立“合伙人”关系,将社会资源内化为社区服务资源,推进幸福家园建设。 如今的桐山街道,“邻里客厅”、老年活动驿站、创城主题公园成为群众休闲聚集地,背街小巷、老旧小区等焕发“新质感”,“七彩四点半”公益课堂、“群雁学堂”等活动精彩纷呈,“5分钟多彩生活圈”雏形渐显。今后,桐山街道将持续增强组织引领力、提升共建协同力、夯实服务支撑力,以“三力齐发”构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努力实现为民服务“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