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就在家附近,平时只要有空就会带孩子过来玩,孩子非常开心!”恰逢周末,在创城主题公园里,桐山街道镇边社区居民林女士带着孩子在公园里玩耍。公园四周,同样还有不少和林女士一样的家长来此“遛娃”。 优质的社区公共空间是塑造儿童友好型环境的重要载体。为满足儿童多元需求,镇边社区将“儿童友好”的理念融入社区整体发展。2023年12月,福鼎首个创城主题公园正式揭牌投用,该公园建设有休闲广场、儿童微乐园、口袋公园等,成为社区许多家长的户外遛娃新空间。 创城主题公园 在为辖区少年儿童休闲娱乐提供良好场地的同时,创城主题公园也成为社区开展文体活动的新阵地,为广大儿童创造了更好更舒适的成长环境。不仅如此,镇边社区还利用辖区金滩嘉苑(二期)红色驿站“儿童天地”、翰林苑小区“儿童乐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从资源整合、党建共建、阵地优化、活动创新等方面入手,着力打造构建“1+3+N”儿童友好社区,托起少年儿童“稳稳的幸福”。 为进一步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镇边社区积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服务居民为支点,开展适儿化改造。辖区内设有幼儿园、口袋公园、儿童游乐区等设施,并长期免费开放社区万卷书屋、儿童之家、“四点半”学校、科普活动室等多个儿童活动场所,着力打造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温暖社区。 “四点半”课堂 儿童友好型社区建设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参与和合作。为此,镇边社区依托“党员+志愿者+网格员”日常的摸排探索,从儿童需求出发,整合辖区多方力量,联合打造暑期公益“炫彩”课堂、开展儿童文明实践活动、儿童志愿关爱活动等,用多姿多彩的体验浸润儿童成长环境,引导儿童友好社区真正实现“尊重儿童的需要、感受和体验”,打通服务妇女儿童的最后“一米”。 暑期公益“炫彩”课堂 与此同时,镇边社区党总支牵头,以党建带妇建,以妇建促党建,凝聚力量激发出社区儿童友好“原动力”,让儿童成长与社区发展“同频共振”—— 围绕儿童友好、物业管理、矛盾纠纷调处等,小区红色物业、业委会、居民代表、妇女代表、儿童代表共同参与议事,协商解决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的“小、急、难”问题,优化儿童成长环境; 通过“网格巡查”探民情、询民意,建立困境特殊儿童档案,对社区困难家庭开展敲门问需行动,筑牢儿童友好屏障; 依托“近邻党建”模式,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制,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引领广大家庭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护航儿童健康成长; …… 随着一系列措施的有力推进,镇边社区儿童友好建设硕果累累:儿童天地、儿童乐园、儿童之家、“四点半”学校等一应俱全,处处可见社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今年,镇边社区还被评为福建省儿童友好型社区,儿童友好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未来,镇边社区将持续拓宽思路、创新方法,以‘一米视角’做好儿童成长引路人,助力儿童幸福健康成长。”镇边社区党总支书记施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