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淅沥,福鼎市叠石学校的新教学楼在细雨中格外醒目。梯形教室里,八年级学生董洁身姿挺拔地站在讲台上,摇身一变成了小小讲解员,将叠石八景的故事向台下的观众娓娓道来,用生动话语为家乡“代言”。 学生讲解叠石八景 每周二中午,是叠石学校校本课程的时间。以前,校本课程只能在旧教室里开展,随着这学期新教学楼的启用,宽敞明亮的梯形教室成了学生们推介展示家乡风貌文化的新舞台。 据了解,叠石学校原“庆同楼”经鉴定确认为C级危房,2023年被纳入福鼎市校安工程,并于同年9月进行拆除改建。新建教学综合楼共设有16间教室,包括9间普通教室和7间多功能教室,可容纳405名学生。同时,配套建设了新运动场和新幼儿园,可全方位满足教学需求,为全体师生带来焕然一新的学习生活体验,于今年春季新学期正式启用。 新教学楼 “这学期开学后我们就到新教学楼上课了,教室里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应俱全,课桌椅也都是全新的,大家上课更积极了。”坐在崭新的教室里,四年级学生简梓潼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全新的校园环境 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提升办学质量注入强大动力的同时,叠石学校始终将学生的全面发展摆在核心位置,积极探索多元教育路径,全力促进学生成长。 在美术教室里,一堂别开生面的社团课正在进行——只见三三两两的学生围桌而坐,专注地做着刺绣。绣绷上,彩色丝线在指尖穿梭,细腻的针脚间,绽放出传统工艺的魅力。 学生在社团课上学习刺绣 社团课程是农村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为此,叠石学校积极推动社团课程建设,目前已成功组建剪纸、书法、乐高、尤克里里等10多个涵盖不同领域的社团,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与此同时,该校还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将乡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为学生打开了解家乡的窗口。 学生在社团课上学习刺绣 以育人为本为基,勾勒农村教育的理想蓝图。近年来,叠石学校秉承“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完善硬件设施、加强师资建设、丰富课程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推动学校全面发展建设,先后被授予“福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福鼎市文明校园”“平安先行校园”等荣誉称号。 “下一步,我们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发更多融乡土文化于一体的校本课程,同时通过课后延时服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做到五育并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福鼎市叠石学校校长陈狮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