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32只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猫头鹰经过检查,确认身体机能无碍、具备野外生存能力后,在福鼎市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与福鼎市野生动物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护送下,陆续振翅飞入山林,重回自然怀抱。 “今年,我们已救助73只野生保护动物,其中大部分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此次放归的32只为鸺鹠、领角鸮两个品种,均为近两个月通过群众举报接收的救助个体,经过精心照料,它们如今都已恢复野外生存能力。”福鼎市野生动物救助站站长朱昌藏介绍道。 据了解,鸺鹠是鸮类中体型较小的种类,成年体长约16-23厘米,背部覆有细密的浅色斑纹,腹部呈白褐相间的纵纹,一双圆亮的眼睛在夜间能敏锐捕捉猎物,主要以昆虫、小型爬行动物及鼠类为食,因动作敏捷被称为“林间小猎手”。而领角鸮最显著的特征是头顶竖起的两簇耳羽簇,体型稍大于鸺鹠,成年体长约20-27厘米,羽毛以灰褐色为主,带有深色虫蠹状斑纹,夜间常发出“不、不、不”的低沉叫声,捕食范围涵盖鼠类、蛙类及小型鸟类,是农田与森林中的“灭鼠能手”。 左为小猫头鹰鸺鹠,右为领角鸮雏鸟(资料图) “这些猫头鹰虽体型不大,却是生态系统里的‘守护者’,一只成年鸺鹠或领角鸮,一年可捕食上千只鼠类,对控制农田、森林中的啮齿类动物数量作用显著。”朱昌藏说。 近年来,福鼎市高度重视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不断强化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群众知法守法意识不断增强,纷纷自觉加入保护野生动植物的行列中来。 福鼎市林业局提醒 广大群众在遇到受伤或迷路的野生动物时,应及时联系林业部门或110求助,切勿擅自非法猎捕、杀害、交易、食用野生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