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花盛放引客来(资料图)王绮蓼 摄 桐花铺成“香雪海” 清炒栀子花(资料图)王绮蓼 摄 村民采收栀子花(资料图)王绮蓼 摄 福鼎,旧时雅称桐城。民国时期,因桐油系欧美重要的工业原料,可换取宝贵的外汇,曾在全县倡植油桐树,油桐树以其挺拔的姿态、鲜艳的花色、悠久的历史而今又被尊为福鼎市树,每年4月至5月,油桐花开,如雪般覆盖山野,而栀子花作为福鼎的市花,其花季从5月绵延至7月,洁白的花朵在夏日里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我曾于前年冬季,因工作关系,协助接待了一批台湾苗栗县同胞大陆访问团,同其成员座谈时,聊起了客家的“桐花祭”,也谈到了福鼎的桐花、栀子花,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一下子打破了双方原来略显拘谨、尴尬的氛围。 福鼎与海峡对岸的台湾苗栗,虽相隔一湾海峡,却因相似的花季盛景而仿若有了一种无形的牵连。每年四五月间,油桐花似雪般飘落,将那片土地装点成梦幻之境,人们漫步其间,沉浸于花雨的浪漫,感受着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美好。桐花祭如约而至,以雪白的桐花庆祝着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而在福鼎贯岭镇,栀子花则是这片土地的宠儿,以其独有的芬芳和姿态,诉说着独属于贯岭的故事。 贯岭的栀子花,多生于乡野山间,田间小径旁亦常见其身影。每至花期,连片的山头成了“香雪海”,那一朵朵洁白如雪的栀子花,恰似繁星点点坠落凡间。它们未绽时,宛如羞涩的少女,紧裹着翠绿色的萼片,只在顶端露出些许莹白,似在悄悄窥探着世间的繁华。待得时机成熟,花瓣便缓缓展开,每一片都纯净得近乎透明,细腻的质地仿佛能掐出水来。那花瓣围绕着金黄的花蕊,组成了一个个精巧绝伦的花盘,微风拂过,清香四溢,这香气不似玫瑰那般浓烈馥郁,也不像茉莉那样清幽淡雅,而是一种带着清甜的、沁人心脾的芬芳,仿若能穿透灵魂,将人内心深处的浮躁与疲惫一扫而空。 两岸的花,不仅美丽了山川,也美丽了人们的心,它们如同两岸的桥梁,连接着历史与现代,连接着自然与人文,连接着我们共同的情感和记忆。油桐树,福鼎的市树,其花朵不仅美丽,更是全身皆宝。桐油是油漆、印刷油墨的优良原料,树皮可制胶,果壳制活性炭,根、叶、花、果均可入药。栀子花,福鼎的市花,其栽培历史已有250多年,栀子浑身是宝,其花其果既可食用,又能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护肝利胆、降压等作用。在福鼎,栀子花不仅是一种美丽的花卉,更是撬动当地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栀子花的美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和意境。唐诗人王建有:“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明代诗人沈周的《栀子花诗》:“雪魄冰花凉气清,曲栏深处艳精神。一钩新月风牵影,暗送娇香入画庭。”诗意清新,如栀子花的清香扑面而来,使人甚感心情愉悦。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栀子花的外在美,更透露出古人对栀子花内在品质的赞赏。 桐花与栀子,花开两岸,香飘四海。它们不仅是花,更是两岸人民心中共同的诗篇。在福鼎,栀子花的盛开,预示着夏天的到来,而在苗栗,桐花的飘落,宣告着春天的结束。两地的花季,虽然有先后,却共同绘制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画卷。 让我们在福鼎的贯岭镇,漫步于栀子花海,感受那洁白如玉的花朵带来的清新与宁静。让我们在苗栗的山林间,仰望那如雪的桐花,体会那飘落的花瓣带来的浪漫与哀愁。这是一场关于花的盛宴,也是一次心灵的旅行。 桐花祭,是台湾客家人的盛典,每年四五月间,桐花开遍客家山林地带,景致壮观迷人,被誉为“五月雪”。栀子花在贯岭的生长,似与这片土地有着一种天然的默契。贯岭的山水,温润而灵秀,为栀子花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这里的土壤肥沃而松软,富含栀子花喜爱的养分;山间的溪流潺潺,为其输送着清澈的水源;而那恰到好处的阳光雨露,如同温柔的呵护,促使栀子花茁壮成长。在这片土地上,栀子花不仅仅是一种花卉,更像是贯岭的守护者,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承载着一代又一代贯岭人的情感与记忆。 “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的栀子在贯岭人的生活中,还有着诸多实用之处。它可入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功效。家中有人偶感不适,长辈们便会采来栀子果,配以其他草药,熬制成一碗苦涩却又充满希望的药汤。那药汤中,不仅蕴含着栀子果的药用价值,更凝聚着贯岭人对健康的祈愿与对自然的敬畏。此外,栀子花还可用于烹饪。新鲜的栀子花洗净后,裹上面粉,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酥脆,一口咬下去,既有栀子花的清香,又有面粉的软糯,口感独特,令人回味无穷。或是将栀子花与肉类一同炖煮,栀子花的清香能够巧妙地去除肉的油腻,使菜肴更加美味可口。在那些物质匮乏的年代,栀子花以其丰富的用途,默默地为贯岭人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在贯岭的传统习俗中,栀子花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每逢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前挂上几束栀子花和艾草,据说这样可以驱邪避灾,保佑家人平安顺遂。 时光流转,岁月轮替。贯岭也在悄然华丽蜕变,曾经的羊肠小道如今已变成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一座座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现代化的气息逐渐弥漫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然而,贯岭的栀子花却依旧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年复一年地盛开着。尽管外界的诱惑众多,年轻一代的贯岭人有的背井离乡,去追寻更为广阔的天地,但每当栀子花盛开的季节,那熟悉的清香总会勾起他们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他们想起儿时在栀子花树下嬉戏玩耍的欢乐时光,想起父母长辈们在栀子花旁辛勤劳作的身影,想起那弥漫在空气中的家的味道。 如今,贯岭人也在努力探索着栀子花的新价值。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尝试将栀子花进行深加工,制作成栀子花茶、栀子花精油、栀子花护肤品等特色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在本地市场颇受欢迎,还逐渐走出贯岭,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在一些旅游景点,贯岭的栀子花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游客们漫步在栀子花盛开的小径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栀子花的芬芳与美丽,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他们纷纷拿起相机,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将贯岭栀子花的美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贯岭栀子花与台湾苗栗桐花季,虽花开各异,风情不同,但都承载着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许,在海峡两岸人们的心中,都有着这样一片花海,那是对故乡的眷恋,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在这个花开的季节,让我们一同走进油桐与栀子的世界,感受那份纯净与美好,体会那份跨越时空的共鸣。无论是在福鼎的油桐树下,还是在苗栗的桐花祭中,我们都能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喜悦。 桐花如雪浮于绿叶之上 王绮蓼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