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家里连个像样的马桶都没有,现在残联帮我们改造了卫生间,还修好了漏雨的屋顶。”日前,家住太姥山镇古城北路的郑祖明向记者细数家中的变化时,脸上写满幸福的笑意。 郑祖明和妻子都身患残疾,多年来夫妻俩都居住在二层砖木结构老屋中,因年久失修,老屋出现墙皮大面积脱落、屋顶漏水等问题,给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如今,夫妻俩在家就用上了干净便捷的卫生间、宽敞明亮的厨房、温馨安全的卧室。 郑祖明家中厨房改造前后 这种改变来自福鼎市“助力一户多残,共享美好生活”项目。去年以来,福鼎市残联深入贯彻落实省政府提出的“保障残疾⼈基本住房安全便利”要求,按照上级部门相关部署,实施开展“助力一户多残,共享美好生活”项目。通过统筹利用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拨划资金与市级配套资金,聚焦帮扶住房存在设施不完善突出问题的“一户多残”低保家庭,改善居家环境和生活条件,帮扶改造内容包括墙壁粉刷、厨房改造和用品添置、卫生间改造及基本设施添置等。 为让项目政策精准惠及低保“一户多残”家庭,福鼎市残联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各乡镇残联成立工作组,组织各村(居)对本辖区低保户“一户多残”家庭进行排查,建立“一户一档”需求清单,精准施策。 “一直想把家里重新弄一下,但能力有限,也不知道怎么下手,多亏了残联帮忙打算,让我不用搬家也住上了新房。”家住山前街道大岚头村的刘玉素说,当地残联不仅为其配套相应政策资金,还积极为其寻求社会支持,帮助筹集改造资金和物料。现在她家乌黑的墙壁被粉刷一新,楼梯装上了扶手,厨房里油烟机、冰箱、橱柜一应俱全,实现了多年的“安居梦”。 “我们在推进‘一户多残’低保户居家环境提升改造工作中,发现许多残疾人在资金筹集和联络装修人员等方面都存在困难,所以我们积极帮助他们对接社会爱心资源,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为残疾困难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福鼎市残联专职联络员丁作寿说。 经过改造,刘玉素家中厨房焕然一新 在一项项实实在在的帮扶举措下,叠石乡74岁高龄残疾人蔡启椿曾经的“忧居”如今也变成了真正的“暖屋”。不仅如此,在残联工作者的积极联系下,当地爱心组织还为蔡启椿建立了结对帮扶,志愿者们定期为蔡启椿提供上门服务,帮助他整理家务、清洁卫生,让蔡启椿的晚年充满了浓浓的社会关爱。 多方联动聚合力,“小改造”撬动“大爱网”。自项目实施以来,福鼎市残联以“需求导向、精准施策”为核心,不断深化多方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残联牵头+专业施工+志愿帮扶”模式,深化构建“一户多残”家庭长效帮扶体系,在全社会精心编织起一张覆盖广泛、服务精细的助残网络。据统计,截至今年3月24日,福鼎市已开展191户“一户多残”低保家庭居家环境提升改造,累计划拨资金近200万元。 “我们坚持以残疾人为中心,严密组织实施居家条件的改善和提升工作,做到精准帮扶,规范程序,一户一策,分类实施,加强入户指导和监督,切实帮助残疾人改善居家生活环境。”福鼎市残联副理事长蓝良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