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无疑是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高频词。 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福建,以“福”命名,饱含福建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和追求。 遇见福建,注定是一场美好的邂逅。
福安市潭头镇大庄村附近的河滩上,当地果农正在晒制芙蓉李干。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通讯员 李郁 摄 从奋力实现“百姓富”,到“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十年来,福建带着使命出发,向着幸福奔跑,不断为八闽儿女造福、添福。 金秋共襄盛会,福建代表团带着有温度、有厚度的民生答卷进京,请党和人民阅卷。满满的卷面有何亮点?解题思路是什么?未来如何答好题?屏山君请来代表,循着“福”气,为你寻找密码。 闽山闽水物华新,人民幸福是最温暖底色。 “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的期盼,奋斗的目标。代表们记在心里、干在实处。 老区苏区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全省300万居民通过保障房、棚改房解决了住房困难;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绩效连续6年位居全国前列;清新绿色成为亮丽名片……如今的福建,群众安居乐业,生活品质节节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与日俱增。 每一个提升的数字,都辉映着绽放的笑脸。 多年来送教送培下乡,二十大代表、漳州市实验小学党委书记兰臻亲眼见证全省许多乡村小学的巨变,更有老师主动向她分享可喜变化。“近年来,我省对广大乡村地区的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很大帮助与倾斜,下足功夫完善校园‘硬件’、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使乡村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教师待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兰臻说。 让她欣喜的还有,通过强校带弱校、城乡对口支援等办学机制和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探索,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力度越来越大。
尤溪县中仙镇中心小学学生们自己操作编写机器人程序。福建日报记者 游庆辉 摄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师生满意的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投入。作为全省财政第一大支出,教育支出年均增长8%,推动福建在全国率先实现所有县义务教育发展达到基本均衡要求。 不让一家受寒,方为天下之暖。 为了让基层群众亲身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二十大代表、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副院长黄艳艳坚持开展送戏下乡、惠民演出等活动,“每年下基层演出约350场,受众近60万人次”。 “这些送到田间地头的演出深受欢迎,基本场场爆满。不仅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为莆仙戏积累了丰厚的群众基础。”亲身感受到老百姓对优秀文化作品的真挚喜爱,黄艳艳备受鼓舞,希望今后能把更多的好剧目送到基层,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公共文化服务更有质感和温度。 透过成色十足的民生答卷,八闽儿女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正铺陈开来……
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江滨西大道的花海公园。福建日报记者 吴鹏 摄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16日10时许,二十大开幕会上,铿锵有力的精辟论述,引发会场雷鸣般的掌声。 “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方面重大原则。其中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连日来,福建代表团的代表认真学习讨论报告,带来基层群众心声;参观“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进一步厚植人民情怀……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医生,我的职责和使命就是冲锋一线、治病救人。”二十大代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叶玲说,“能得到患者的信任,让患者重获健康,就是莫大的幸福。”
厦门漳州龙岩医疗队驰援上海。(资料照片,福建日报记者 施辰静 摄)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叶玲多次“逆行”、奔赴一线。在她看来,福建医务工作者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招之即来、来之能战,精于医术、心怀大爱。“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保驾护航。”叶玲语气坚定。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我们的目标是捍卫公平正义,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安全、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的高品质生活。每当看到案件告破,那一刻,再苦、再累、再脏都值得。”二十大代表、省公安厅警务督察总队政委李斌说。 在三次“团圆”行动刑事技术攻坚会战中,李斌和团队成员一起,每天埋头在一张张基因图谱中,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经过夜以继日的紧张工作,他们成功比中认定一批失踪被拐儿童,其中被拐年限最长的达41年。 抓脱贫、战汛情、抗疫情、防风险……他们代表的是全省230多万名党员,托起的是“稳稳的幸福”。
福州市公安局怡山派出所,夜查民警整装待发。通讯员 谢贵明 摄 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代表们认为,这为新时代新征程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回顾来路,福建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一座座昔日的贫困山村蝶变为幸福美丽乡村。面对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新考题,代表们胸有成竹。
航拍下的石狮祥芝渔港,渔船靠岸鱼获满载。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一程、必经之路。宁德市从摆脱贫困迈进共同富裕,必须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二十大代表、宁德市委书记梁伟新说,宁德市大念新时代的“山海田经”,着力构建“一县一业”产业格局,实现特色农业产业9个县(市、区)全覆盖,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同时,宁德市还常态化向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乡村振兴指导员、科技特派员、金融助理员“一书记三大员”,并针对161个老区基点村、246个少数民族村、44个海岛村,分别制定帮扶政策,不断将城市优质资源导入农村,初步走出一条产业引领、以城带乡、文化赋能、生态宜居的振兴路子。
宁德大黄鱼加工厂,工人在清洗大黄鱼。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二十大代表、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孟芊认为,要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通过重大项目带动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施新时代山海协作,打造福州、厦漳泉都市圈,带动闽东北闽西南地区协同发展,加快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助推老区苏区全面振兴发展,通过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以工代赈、消费帮扶、挂钩帮扶等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探索推进共同富裕的福建经验。 道行致远,不忘初心。 与百姓心连心,用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接续奋斗,新时代新征程上,福建必将书写出更加精彩的民生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