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硖门畲族乡秦石村石兰自然村,只见工人正在精心呵护村里的一棵古树名木——“瞭望樟”,填土、施肥、除虫及修建围栏。 石兰村坐落于硖门畲族乡双狮山后脊,地处福鼎与霞浦交界处,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堡式古村落。相传宋初,邓氏先祖从江西省吉安市庐陵县迁徙至此,见芝兰盛开,风光秀丽,便定居下来。 石兰村村景 漫步村内,古木参天。境内保存着省级文保单位——石兰抗倭古城堡、古池、古井、明代烽火台等,还有“榕抱樟”“瞭望樟”“夫妻榕”等古树名木,以及石兰邓姓抗倭拳棍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石兰村被列入宁德市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6月,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石兰城堡 在石兰村众多古树中,“瞭望樟”堪称是历史的“见证者”。当地传说,元末时期,倭寇频繁入侵,石兰村深受其害,为抵御外敌,村民在一棵樟树上挖洞,人可以顺着树洞攀爬到顶,能观察倭寇从海上入村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匪寇踪迹,村民立即敲锣打鼓发出警报,紧闭城门,组织防御。在那段动荡岁月里,这棵樟树凭借其独特“瞭望”功能,为石兰村抗击倭寇立下汗马功劳,因此被村民亲切地命名为“瞭望樟”。 石兰村瞭望樟 “这些古树名木见证了石兰村的变迁,承载着先辈的智慧与勇敢,具有历史、文化、生态等价值。”秦石村干部郑冬燕说。然而,历经千年洗礼,“瞭望樟”等古树出现树体老化、枝干受损等情况,保护工作迫在眉睫。为此,乡、村两级积极向上申请,并获得相关项目资金支持。 如果说参天古树是石兰村的“绿色史书”,那么青瓦白墙的古民居便是石兰村先民镌刻在山水间的“建筑家谱”。 石兰古民居 记者在一栋破损的古民居前看到,建筑外围脚手架基本搭建完成,修缮工作即将启动。“石兰邓氏先祖聚族而居,在石兰建成规模较大的古民居群,历经岁月沧桑,这些古建筑破损严重,濒临倒塌,修缮工作势在必行。”郑冬燕介绍,为保护和传承石兰历史文化遗产,今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获批项目资金300多万元,用于5栋古民居的抢救性修缮。此次修缮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修旧如旧”的方式,力求恢复古民居原有建筑风貌,让这些古建筑重焕生机与活力。 秦石村党支部书记邓昌瑞表示,近些年,石兰村获得在外乡贤的大力支持,从捐资修复步道到保护古榕群、修建河堤……募集资金约上百万元,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石兰村村景 如今的石兰村,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人们漫步在鹅卵石步道上,感受古村的宁静与古朴;驻足于古建筑前,聆听岁月的故事。 石兰风光 邓昌瑞表示,未来,石兰村在保护好古村落原有风貌和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古村落的文化内涵,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留住那一抹乡愁记忆,让更多人领略传统古村落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