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闻网讯(夏岩缘)深冬时节,走进硖门畲族乡柏洋永和新村,只见一条崭新的沥青柏油路宽阔畅通,道路两侧的联排别墅鳞次栉比,家家户户门前都放置了统一规格的分类垃圾桶,街面上的垃圾分类亭造型别致,四色垃圾箱整齐摆放,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不由令人眼前一亮。
“这个分类垃圾桶是村里分给我们的,里面有两个小桶,一个是放厨余垃圾的,一个是放其他垃圾的。”家住永和崇孝路的村民庄丽秋每天做完饭后,都会将产生的厨余垃圾归整清楚,一并倒入家门口的分类垃圾桶里。
庄丽秋告诉记者,以往大家的垃圾都是“一锅粥”似得倒入村道上的垃圾桶里,垃圾桶常常被塞得满满当当,碰上天热的时候,就会产生异味,大家都得避着走。现在大家不仅能在家门口倒垃圾,而且还会把厨余垃圾分出来,垃圾不再乱糟糟,每天还有人早晚三次上门清运,方便又省心。
小小的分类垃圾桶,正悄然改变着村民们的生活卫生习惯,为群众带去别样的“幸福感”,而这正是柏洋村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带来的成果。
“自从柏洋被确定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试点村后,我们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和配套硬件建设等综合施策,目前村民的卫生意识明显提高,村容村貌也得到了有效提升。”柏洋村村委工作人员曾艳红欣喜地说。
据了解,今年6月,硖门畲族乡被福鼎市确定为全镇域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试点乡镇,柏洋村作为其中的试点村之一,以当仁不让的责任担当在各项工作中做表率、走前头。为提升垃圾分类知晓率,村委工作人员积极走村入户开展宣传引导,切实增强群众环境卫生意识,帮助村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习惯。同时,村中还不断加强硬件配套建设,发放500个家用分类垃圾桶,建设7个垃圾分类亭、1处沤肥点,多措并举,有效推动垃圾分类工作。
在推进“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的同时,柏洋村还积极“巧解”农村垃圾资源化利用“课题”,让厨余垃圾实现“变废为宝”。
每天,柏洋村环卫工人在收集完当天全村的厨余垃圾后都会将其拉到沤肥点倾倒。硖门畲族乡环卫站负责人张庆忠告诉记者,能让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的关键正是这“藏”在地下的沤肥池。“这个沤肥池能让厨余垃圾通过1个月的自然发酵变为有机肥料,整个降解过程不会产生污水和废气,厨余就地沤肥后就可还田,为农作物提供养分。”张庆忠说。
让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的还有渔井村。同样作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试点村的渔井村,此前专门建设了一座智能厨余垃圾处理房。通过引进一套有机垃圾智能处理设备,让厨余垃圾在设备中完成粉碎、搅拌、烘干等操作,形成有机肥。“我们这套设备厨余垃圾从进料到出料就10个小时,进出比率为60%,每天最多可处理300公斤的厨余垃圾,目前大部分的肥料被作为绿化施肥,得到了有效利用。”渔井村党支部书记林本严说。
其实,柏洋村和渔井村在生活垃圾分类和垃圾资源化利用上的工作成效,只是硖门乡全域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缩影。
硖门畲族乡党委副书记林文杰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硖门乡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动全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目前,全乡已配备650个垃圾分类桶,改装16辆垃圾分类车,建设19个垃圾分类亭,7个沤肥点,配备1套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垃圾分类设施已覆盖到各行政村,已形成“政府+保洁公司”共同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的工作模式,基本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减量化处置的运行体系,垃圾分类理念也深入民心。
“下一步,硖门畲族乡还将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设施的配备,同时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活动,持续提高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和水平,用心、用情为美丽硖门刷新洁净‘底色’,不断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林文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