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新闻网讯(温丽芬)千亩茶园出茶香,茂林深篁迎客来。初冬时节,来自浙江杭州的游客具先生一家造访了磻溪镇湖林村。他们在天然“森林氧吧”里赏美景,在白茶精品街上喝白茶,良好的生态环境、口感极佳的白茶都令他们赞不绝口。
湖林村位于我市西北部,坐落在太姥山西面,距离市区40公里。这里茶园连片,竹林蓊郁,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早在2012年就被评为“省级生态村”,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不过,眼前这个充满活力的小山村,在1年多前却是另一番迥然不同的景象:垃圾随处可见、道路拥挤、房屋乱搭盖现象严重……去年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湖林村悄然发生变化——
投入1500万余元,打造湖林白茶精品街,270多间店面已初具规模;推进农房和“两违”整治,完成改厕197户,拆除村内违章搭盖、废弃建筑物120处4500平方米,完成361榴民居立面修缮,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加强环境卫生设施建设,陆续投入260多万元完成农村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建成生活污水集中收纳管网,新建2座公共厕所,同时投入18万元购买垃圾车及转运服务,投入10万元用于各自然村路灯改造亮化工程。
近日,记者走进湖林村时,只见阳光下的湖林村房屋林立、道路通达,房前屋后不时可见三两村民晒太阳、话家常,俨然一幅闲适的田园生活画卷。“路更宽敞了,村子更好看了,大家住着更舒心了。”村民翁石金一语道出了湖林村的美丽蝶变。
如今,绿色生态已成为湖林村的生活底色。值得一提的是,村民们不仅守住了绿水青山,同时借助自身资源优势,真正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该村立足当地实际,聚焦白茶产业发展,抢抓茶产业新机遇,突出茶叶源头防控、茶品牌打造,探索茶旅融合新路子,全方位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活力。
“湖林平均海拔在280米至500米之间,具有海拔高、高湿多云雾、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疏松透气等特点,非常适合茶叶生长,依靠茶叶种植和生产加工,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了致富路。”省委老干部局下派驻村第一书记钟用辉告诉记者,村内目前拥有茶园5500亩,全村80%以上的村民从事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现有茶叶企业130余家,其中已取得SC认证的27家,中国茶叶百强企业、省重点龙头企业1家。
绿色发展乡村美,产业兴旺民更富。靠着这一片叶子,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8年的1.31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2.06万元,村集体收入由2018年的1.7万元增加到2020年21.74万元。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为此,湖林村于2020年开始,陆续投入100多万元修缮湖林村文体活动中心,建有湖林公园、湖林广场、老会场等,并投入25多万元用于党群活动中心改造。“我们持续推进农家书屋及村广场舞蹈队建设,不断提升村民文化素养,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湖林村委会副主任周庆宗说。
“天气好的时候,我们每天吃过晚饭就会到村口的广场上跳舞,平时还可以到公园里散散步,日子过得可滋润了哩!”今年50多岁的村民肖赛月是湖林村广场舞蹈队的一员,说起如今的生活,肖赛月的眉眼间满是喜色。
推进乡村建设,绘制振兴蓝图。“今后我们将厚植绿水青山的优势,坚持绿色发展战略,擦亮‘省级生态村’这块金字招牌,走生态化、精品化、集群化发展道路。”钟用辉说,下一阶段,该村将一方面严守生态红线、底线,通过千亩高标准生态茶园示范带动作用,狠抓茶园管控,提升湖林白茶品牌价值;一方面着力推动330亩白茶小微产业园项目落地,促进“三产”融合,树立白茶核心产区新标杆,展示湖林新形象,让福鼎白茶成为村民增收、集体增富的“金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