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湿气和汗水的区别#
登上热搜
引发关注
汗水和湿气
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一起往下看
湿气到底是什么?
古话说“千寒易去,一湿难除”,湿气常被称为“百病之源”,中医上也一直有“湿邪”的说法,其实,这种“湿邪”要分为内湿和外湿。
外湿多因天气潮湿、淋雨涉水或久处潮湿地带所致,它主要表现为皮肤症状,如痤疮、神经性皮炎等,其实是很好辨别的,防外湿也主要靠避免高湿环境,比如不长时间呆澡堂泡游泳池等等,尽量避开潮湿的地方。
而内湿则与体质和生活习惯有关,多因先天禀赋不足,大量食用肥甘厚腻、生冷食物,损伤脾胃阳气,造成脾失健运,湿自内生。它表现为脾胃功能受损、吃啥都不香、大便黏腻、浑身无力。中医讲“湿重如裹”,就是形容身体湿气重,感觉被包裹着一样别扭。还时常伴随有精神萎靡不振、贪睡、手脚无力等现象,这就是“湿邪为患”。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都认为“湿”是南方的专利,其实不然。北方也会多湿,只不过南方多以外湿为主,北方以内湿为主。
如何判断有没有湿气?
1、看胃口
如果湿气太过,则容易伤脾,而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消化。大多数人在夏季湿热的环境中,都会出现食欲和消化功能下降。但也有一些人食欲不受影响,有较强的饥饿感,可是吃了东西后马上会有饱胀的感觉,这是胃强脾弱的表现,也是脾湿的证候。
2、看面色、皮肤和舌苔
脾湿的人经常感觉口内黏腻,面色晦暗、发黄;早晨起床眼皮肿,或有下眼袋;还有的人手指和脚趾容易起小水泡、皮疹,瘙痒难耐。
脾湿,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看舌的形态。湿邪分湿热和寒湿。如果是湿热,那么舌苔应该是黄腻的,舌质应该是红的,而寒湿则是舌苔白腻,最重要的是,舌质没有那么红,往往颜色也很淡,是淡白色的。舌体胖大或舌边缘有明显齿痕。
3、看体态
有人发现,自己饮食作息和原来一样,但体重却忽然明显增加,关节僵硬,起床时浑身酸痛,下肢水肿,整体表现为虚胖的体征。这种人因为是脾胃运化功能出现问题,所以会出现“喝水都胖”的现象,常规减肥方法也难以见效,一旦脾胃功能恢复,自然而然就瘦下来了。
4、看大便
大便不成形,长期便溏;大便成形,但会粘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体内有湿的人,大便后一张手纸是不够用的,得三到五张才能擦干净;有便秘,但解出来的大便不成形,总有解不干净的感觉。
5、看精神状态
有的人每天早上七点该起床时还觉得很困,打不起精神。湿气重还会让人有胸闷的感觉,有人感觉四肢或身体沉重甚至有浑身酸疼的感觉;有人感觉头昏沉、头脑不清爽;有人易困倦,甚至记忆力减退。
汗出的多是湿气重吗?
不一定!出汗可以起到一定的排湿作用,但出汗多未必就是湿气重的表现。
中医专家介绍,汗是人体“五液”之一,人体内的津液出于腠理,就叫做汗。正常成年人24小时内不知觉蒸发的汗液能达到约600~700毫升。
正常出汗说明体内阴阳平衡。但是,当心、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异常,导致阴虚、湿热和阳虚时,都容易出汗异常。
如何赶走湿气?
一泡
中医认为,湿邪越重,热水泡脚就越有必要,热水泡脚可以刺激胃经、膀胱经等足部的6条经络,从而起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
二不
不贪凉:炎炎夏日,冷饮、饮料是最佳解暑选择,但是由于饮料温度太低,容易影响胃气和降,出现嗳气、腹胀等症状。
不淋雨: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避免外感湿邪,这样可避免脚气、湿疹等病症的发生。
三穴
中医穴位按摩也可以祛湿。常用于祛湿的穴位有以下三个:
丰隆穴
按摩这个穴位能够把脾胃上的浊湿排出去。此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外侧,外踝尖上八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一天2次,每次3分钟。
足三里穴
调理脾胃,驱赶内湿的好穴位。在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处,往下约4指宽,胫骨前缘一横指,一天2次,每次3分钟。
中脘穴
和胃健脾,促进脾胃的运化,适用于痰湿困脾的人群。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脐连线中点(脐上4寸),用指端或掌根在穴上揉2~5分钟。
在生活习惯上,还应注意这几点:
睡足觉——从中医角度来说,睡不够容易脾虚,进而引起水湿停滞。建议每天晚上11点之前上床睡觉,保证6~8小时睡眠。
吃清淡——油腻、过咸、太甜等肥甘厚味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胀气,加重炎症反应和湿气。建议坚持适量、均衡饮食。
多运动——适当运动,如跑步、健走、球类等,可促进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湿”。
戒烟酒——吸烟喝酒是加重“湿”的重要因素。中医认为,酒助湿邪,要尽量少碰。
别久坐——长期坐着不动,机体代谢就会变慢,运化能力随之受到影响,容易招来湿气,因此要改掉久坐的习惯。